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四梁八柱”梳理出來了

2017年01月13日 10:29:5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黨最新理論成果的“四梁八柱”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之中。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新發展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經濟發展新常態,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一帶一路”, 

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 

這些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基礎性、標誌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戰略,是構成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四梁八柱”,為我們向新的奮鬥目標前進提供了基本遵循。 

原文如下:

高揚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旗幟 

——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黃坤明  

  指導思想是一個政黨的精神旗幟。中國共産黨作為一個用先進思想孕育催生、用科學理論指導武裝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高度重視科學理論對事業發展的引領作用,始終把思想理論建設作為立黨興黨之本,牢牢堅守、不斷加強。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95年來,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必須高揚旗幟、固本培元,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指導實踐,為“中華號”巨輪破浪前行定好向、掌好舵。 

  立黨興黨的根本所在 

  馬克思主義和共産主義、社會主義信仰信念是共産黨人的命脈和靈魂。中國共産黨自創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産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中國共産黨走過的95年,是在風雲激蕩中高擎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在披荊斬棘中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堅持和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的95年。回望近代中國,面對山河破碎、亡國滅種的危局,多少主義和主張一一齣場,又一一破滅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歷經磨難和上下求索,中國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産黨。馬克思主義這柄思想火炬熊熊燃起,給黑暗的中國帶來光明,給曾經屈辱的民族帶來獨立振興的希望。95年來,我們黨以高度的自覺信仰馬克思主義,以堅定不移的立場堅持馬克思主義,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發展馬克思主義,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根深葉茂、堅如磐石。正是因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動搖,我們黨才在錯綜複雜的形勢中始終把握正確方向,使全黨有了“共同語言”,鑄就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從而戰勝了前進征途中的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在堅持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是中國共産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闢了通向真理的道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真理,其基本原理和立場觀點方法,是人們觀察和解決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的銳利思想武器,如燧石一般,“受到的敲打越厲害,發射出的光輝就越燦爛”。馬克思主義又是不斷發展著的理論。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的,他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對他們理論中一般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總是善於根據變化了的情況,遵循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斷對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新的回答。用毛澤東同志的話來説,“馬克思主義是空前而不是絕後”。幹革命、搞建設,老祖宗那裏沒有現成的“方子”,要敢於譜寫馬克思主義“新篇章”,敢於創造科學社會主義的“新版本”,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生機活力。95年的歷史證明,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跨過一道又一道難關,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使中國趕上時代,使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關鍵就在於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兩次歷史性飛躍,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95年來,我們黨堅持不懈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全黨,以思想理論建設引領黨的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方面建設,使黨的理論和實踐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比如,建黨早期,針對農民黨員佔絕大多數、黨員的思想理論水準參差不齊的狀況,毛澤東同志強調,保持黨和黨員的先進性,根本途徑是加強黨內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使每一名黨員不僅在組織上入黨,更要首先在思想上入黨。延安時期,我們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從思想上、組織上實現了全黨空前的團結和統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全黨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學習過去不熟悉的東西,創造性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推動開展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在全黨先後興起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高潮,使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得到普遍的、深刻的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學習教育,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準不斷提高,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科學思想指導、注入了強大精神動力。歷史昭示我們,有了先進理論的指導,有了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撫今追昔、鑒往知來。中國共産黨人清醒認識到:過去先進不等於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於永遠先進;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追夢圓夢仍然在路上。當前,面對新的歷史使命,我們黨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能力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執政條件發生深刻變化,黨員隊伍結構、思想狀況發生深刻變化,如何有效應對“四大考驗”、更好戰勝“四種危險”,成為擺在全黨面前的重大課題。 

  高擎思想旗幟,全黨才知所趨赴。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主題,團結帶領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協力、苦幹實幹,不斷開闢治國理政新境界,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黨勇於實踐、善於創新,不斷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創造性地發展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集中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之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新發展理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濟發展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這些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基礎性、標誌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戰略,是構成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四梁八柱”,為我們向新的奮鬥目標前進提供了基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之所以能開新局、譜新篇,根本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根本就在於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科學指導。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的鮮活的馬克思主義。在政治意義上,對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民族復興的一系列根本問題、長遠問題、戰略問題,作出了深入、透徹的回答,集中體現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拓前進的政治宣言。在理論意義上,既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緊緊圍繞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實踐,既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把握當今世界發展大勢,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推進到新的階段。在實踐意義上,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以深邃的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提出了一整套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的新思路新舉措,為我們破解發展難題、贏得發展主動和優勢指明瞭前進方向。在世界意義上,立足國情、面向世界,為解決中國問題、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獨特的中國智慧,是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中國方案、社會主義方案。 

  夯實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 

  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鑄魂”工程、“固本”工程,必須深入推進、常抓不懈,不斷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準,使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中國共産黨人的“魂”和“本”,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堅定共産主義遠大理想,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做到虔誠而執著、至信而深厚,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不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矢志不渝為推動社會進步、實現美好理想而奮鬥。實現共産主義理想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和自強不息的奮鬥才能實現。每一名共産黨員,都要保持對理想信念和奮鬥目標的執著追求,既胸懷理想又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埋頭苦幹,始終保持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革命熱情,那麼一種拼命精神,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理想信念的堅定執著,來自理論上的清醒透徹。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必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不斷培植我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著眼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牢牢抓住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堅持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相結合,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凝聚理想信念之魂、築牢理論武裝之基。深入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共産黨員的必修課。要把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思想理論建設的重中之重,系統掌握、自覺運用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要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切實把學習貫徹講話精神轉化為提升能力、凝聚力量、推動工作的正能量。 

  理論重在指導實踐,學習貴在實際運用。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要弘揚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緊密聯繫改革發展穩定實際,緊密聯繫幹部群眾的思想實際,更好地把科學理論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動實踐,轉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要強化問題意識問題導向,堅持以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突破口,推動用中國理論回答中國問題,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道路,切實破解改革發展的難點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在攻堅克難中紮實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走過95年非凡歷程的中國共産黨,朝氣蓬勃、慷慨前行。在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揚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旗幟,不斷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戮力同心、開拓進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作者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中央文明辦主任)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