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改革的世界意義:為人類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2016年07月02日 06:28: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原標題:中國改革的世界意義:為人類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中國共産黨和西方意義上的政黨是完全不一樣的。”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為對《環球時報》記者説,西方政黨是公開代表部分群體利益的政黨,中共則是代表人民整體利益的黨。黨這個詞英文叫party,詞根就是part,就是“部分”的意思,通過博弈、票決制進行選舉。而中國是成百上千個國家在歷史上慢慢整合起來的,可以稱為“百國之合”,如果採用西方那種代表部分利益的政黨,中國一定是解體的。中共延續和傳承了統一的傳統,同時又引進了馬列主義,與時俱進,把體制不停地進行創新。

  夫羅裏揚盧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蘇共執政67年時,蘇聯經濟已經處於停滯階段,蘇聯依靠的主要是軍事實力。而中國則很不一樣,中國的軍事雖然沒有蘇聯強,但是全面發展,中共的一大優勢是走務實道路。張維為表示,中國現在擁有世界最完整的製造業産業鏈,這種結構是其他國家沒法比的。中國正朝著世界最大經濟體的方向快速邁進。

  不斷改革、與時俱進也被認為是中國制度的一個特點。《聯合早報》稱,中共本週連續召開三場重量級會議,強調要繼續深化改革,同時也要抓緊黨內政治生活和紀律。站在建黨95週年的制高點上、展望建黨百年,分析認為,群眾是否認可中共的形象、政策和作為,對於該黨的未來至關重要。

  “習近平講我們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這非常鼓舞人心。”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丁剛駐外工作多年,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説,中國如今所面對的問題,有中國自身發展中的問題,也有類似于其他國家正在努力解決的共性問題。中國的體量如此之大,中國解決重大問題實際上也是在解決一些全球問題,中國的改革因此更具世界意義。現在不光中國需要改革,全世界都需要改革。英國脫歐,歐洲民粹主義上升。美國也一樣,國家治理遇到很多麻煩,全球都面臨的貧富差距拉大、如何應對社交媒體等問題。還有美國學者認為,美國經濟已逐漸變成“金融財富持有者和美國其他人之間的零和遊戲”。傳統的治理方式失靈,西方也開始重新審視資本主義,重新認識、學習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堅信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為人類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是中共的責任。

  【環球時報駐外特約記者 紀雙城 王偉 青木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 王亞斌 李天陽 柳玉鵬 甄翔】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