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市目前共確認見義勇為人員1600余人

2016年06月27日 13:48:04  來源:中國網
字號:    

  北京市目前共確認見義勇為人員1600余人

  潘月蘭同志先進事跡通氣會在大興區舉行

  6月24日,模範共産黨員、"見義勇為"英雄潘月蘭同志身殘志堅先進事跡新聞通氣會在北京市大興區民政局舉行,會議由北京市民政局宣教處處長王宇曉主持,潘月蘭同志、北京市民政局優撫處楊騰信、大興區民政局局長張德福等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北京市目前共確認見義勇為人員1600余人

  潘月蘭

  記者在此次會議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北京市共確認見義勇為人員1600余人,除關係已轉出的外地人員、病故人員外,現有1300余人。因見義勇為犧牲56人,被評定為烈士的15人,被評定傷殘等級29人;評選表彰“首都見義勇為好市民(榮譽市民、模範群體)”416人、“首都見義勇為權益保護工作先進單位”59個,其中47人被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英雄模範”榮譽稱號。

  時間退回到28年前的1985年,年僅33歲的人民教師潘月蘭為了救下險些被火車撞到的女孩,迎向倒退的火車,女孩得救了,自己卻因為傷勢嚴重,身體高位截癱,並永遠的失去了左臂。

  面對身體遭受的巨大傷痛,潘月蘭從沒掉過一滴眼淚,她開始用行動證實自己的價值。病床上的潘月蘭讓同事送來蠟紙和銅板等工具,開始艱難地嘗試著刻寫學生練習篇子。不僅如此,潘月蘭還用自己堅強的毅力展現著對生活的熱愛。1992年,她開始學習電腦打字。潘月蘭克服了諸多困難學會並熟練,不僅能夠打文章,還可以進行背景、字體的變化和修飾。

  如今,她不僅自食其力,還通過各種方式豐富自己的生活。2002年,潘月蘭走進老年大學,開始學習中國畫繪畫,並小有成就,還參加了全國展覽;2008年,她買了電子琴,開始用一隻手學習彈奏,憑著堅強的毅力,一年下來,已能夠彈奏出幾十首動聽的樂曲了;2012年,她又開始學習十字繡。一條線、一根針、一隻手,她硬是憑著耐心和毅力,不僅完成了長達兩米的《花開富貴》巨幅創作,還一年下來送出幾十幅作品。

  為了讓潘月蘭這樣的見義勇為英雄流血不流淚,我市建立了系統的政策法規體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這些統一部署,各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涉及見義勇為確認取證、資訊聯動機制、專項資金管理使用、定期撫恤制度、人員獎勵褒揚、乘車卡管理、傷員救治、確認轉移管轄、傷殘撫恤管理等一系列規定,形成了比較系統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為見義勇為權益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建立了系統的發現確認體系、表彰獎勵體系以及撫恤優待體系,在傷殘撫恤方面,建立了包括醫療、就業、教育、住房、交通、參觀遊覽、體檢、安置和司法援助等各個方面的優待制度。

  在2002年9月,首都見義勇為基金會正式成立,在全市形成了政府強力主導和社會廣泛參與的體制和工作機制。基金會自成立以來,積極募集資金,慰問幫扶犧牲、傷殘和生活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及家庭,組織參觀、療養、體檢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不斷提升了見義勇為人員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讓他們免於了後顧之憂。在實際工作中,推進了見義勇為權益保護的法制化、制度化、規範化建設,不斷加大獎勵表彰和優待保障力度,為見義勇為人員解決實際困難,使見義勇為人員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社會的尊重,全面營造了見義勇為無尚光榮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