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英國若“脫歐”如何影響中國人生活

2016年06月24日 06:25:36  來源:央視
字號:    

  當地時間6月23日7時(北京時間23日14時)開始,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開始進行全民公投。這次投票將在當地時間23日22時(北京時間24日5時)結束。隨後,計票將啟動,“脫歐”還是“留歐”?就看哪一派能夠獲得更多投票者支援。

1

  英國首相卡梅倫和其夫人投完票之後一起走出投票站,他認為英國留在歐盟會更好。

  英國全民的巨大糾結終於要有一個結果了!此前,英國“留歐派”與“脫歐派”已經針鋒相對地展開造勢活動,為自己陣營拉票,其中甚至還有一絲火藥味兒。“留歐派”與“脫歐派”到底在爭什麼?

  英國能夠脫歐?可能性相對較小

  英國正在進行的脫離歐盟公投,這已不是其正式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以來的第一次,英國的疑歐主義可謂由來已久。但相比1975年公投不同的是,此次留歐和脫歐兩派可謂勢均力敵、博弈激烈,雖然目前看,脫歐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誰也不能排除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友誼的小船很可能説翻就翻。

  是去是留?背後是利益的考量

  無論是去還是留,首先背後是利益的考量。歐盟近些年來問題纏身,從債務危機到難民危機,從地緣政治危機再到安全 危機。在英國許多民眾的眼中,歐盟就是麻煩的代名詞,特別是人口自由移動原則所導致的大量外來移民,更不斷衝擊著自己的福利,甚至如一位保守黨議員稱“英 國已經被綁在了一具屍體上”。因此,主張脫歐的認為,既然一體化註定要失敗,那麼趁早離開,沒有必要再受拖累和牽連,離開了自己的利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而主張留歐則認為,儘管歐盟現在有問題,但英國從中得到的便利,尤其是從統一大市場中得到的收益更大,離開了雖然麻煩少了,但結果是得不償失,不夠划算。

  英國“總像一個不情願的新娘” 即使留下疑歐主義也不會消失

  其實英國疑歐情緒由來已久,參與歐洲一體化一直表現得三心二意,就像芬蘭前總理亞歷山大斯圖布所形容的,“總像一個不情願的新娘”。英吉利海峽從地理上和心理上將英國與歐洲大陸隔絕開來,對英國人尤其是政治精英們來説,歐盟似乎從來都無關理想,他們更願意持功利主義態度,將歐盟視為放大國家權力和經濟繁榮的工具。

  因此,英國人看重的是歐洲提供的便利,但不願承擔歐盟帶來的麻煩,更不能接受歐洲目前凸顯的聯邦主義傾向。甚至可以説絕大多數英國人都是持疑歐主義,區別只在於是願意留下來以英國的方式改變歐盟,或者是乾脆分道揚鑣,各過各的。所以,即便公投的結果是選擇留下,那麼這種疑歐主義也不會消失,且仍然會成為國內黨派爭鬥的議題。

  英國“脫歐公投” 不是一場獨角戲

  不管怎麼講,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脫不脫離歐盟雖説只是英國民眾自己的選擇,但此事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這件事的後果,絕對不是只涉及到英國自己那麼簡單!

1

  遠在重洋之外的英國“留歐”或者“脫歐”,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英國如果“脫歐” 如何影響我們?

  衝擊國際資本市場

  單去看國際金融市場近期的大幅波動就已經可見一斑,倫敦是全球兩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已成為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人民幣交易中心和離岸人民幣市場之 一,如果地位改變,所帶來的衝擊也絕不是經濟學家簡單能測算出來的。如果英國決定退出歐盟,倫敦作為全球頂級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或面臨挑戰,這對人民幣的 國際化和中國資本“走出去”多少會有些影響。

  英鎊匯率下跌

  如果脫歐,英鎊匯率勢必大跌,雖説對於去英國留學和旅遊的人來説,算是一大利好。但短期內在外匯市場,脫歐後英鎊的貶值,將會美元升值,進而帶動人民幣兌美元貶值。

  影響中國企業海外佈局

  此外,英國被視為歐盟內主張貿易、投資自由化最為積極的國家,一旦英國脫歐,中國在獲得更為自由開放的英國市場的同時,可能要失去英國作為通向歐洲 門戶所能夠發揮的作用,從而面對一個更為保護主義的歐盟,中歐貿易摩擦以及相關的市場經濟地位、投資協定談判等問題的解決可能會變得更為棘手。

  相應地,英國在中國對歐政策中、在中國企業和資本的海外佈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將被重新加以考慮。

  世界政治格局將改寫

  至少可以肯定的,如果英國真的脫離歐盟,那麼帶來的必然是歐洲一體化的中斷,歐盟也難以逃脫四分五裂的命運。如果真的是這樣,世界政治舞臺的格局將重新改寫,歐洲雖不至重陷戰爭,但不可避免地將走向衰弱,恐怕這是許多人都不願看到的。

  文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 王朔

  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 崔洪建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