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文化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

2016年06月21日 15:57:3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原北京軍區空軍副政委,空軍少將 余愛水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文化強國”被寫入“十三五”規劃。並且,會上著重提出了要通過創新來引領經濟發展,這表明文化創新已經擺在了一個重要的戰略位置。

  中國文化是一個超級富礦, 文化資源取不盡用之不竭。當下中國正處在戰略機遇期,同時也處在文化産業的機遇期。雖然中國文化産業還處在起步階段,但這是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黎明,中國文化産業正向世人展示出它的勃勃生機、強大活力和無限廣闊的美好前景。

  只有那些對中國文化産業有著特別敏感嗅覺的人們,才會感知到中國文化産業的猛然到來和蓬勃興起,中國文化産業是當今世界文化産業的新大陸,迫切需要人們的發現和開墾。誰捷足先登誰就將成為中國文化産業乃至世界文化産業的開拓者、領軍者,毫無疑問也是最大受益者。

  如果對中國文化作個總體評價,大體可以這樣概括:一是源遠流長,中國有著悠久的文明發展史,並且從未間斷過。這種文明的悠久延續及其在世界上的唯一性,本身就有著無法估量的價值。二是雄偉壯麗,萬里長城、新疆的坎兒井等,都是巨大浩瀚的工程,展示著中國古人、先輩的超級智慧和力量,蘊藏著無數的傳奇故事。還有黃河文化、長江文化、運河文化、五湖文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澤湖),都是中國的特有文化,也是享譽世界的頂級文化。三是博大精深。儒家文化(諸子百家,周易、禪宗等),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古代兵法兵書,中國近現代和當代文化,無不是科學、哲學的集大成,無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都是人類空前的精神文化寶庫,由於其極其深奧、深邃,至今我們仍沒有完全把這些東西解讀出來、掌握起來、運用開來。四是鬼斧神功,都江堰(始建於秦昭王末年:西元前256—251年),福建、江西境內的懸棺。還有近些年中國建造的跨江跨河跨海大橋和高險地段的鐵路公路,如張家界的矮橋、杭州灣大橋、青藏鐵路等等。這表明,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無數的能工巧匠,他們在這些偉大工程中顯示出了偉大的工匠精神、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力和不可思議的工藝水準。五是燦爛輝煌,中國有著世界上最多的歷史文化古跡,有著光輝燦爛的文明成果,如北京的故宮、西安的兵馬俑等等。新中國國家建設治理的思想理論文化,也極其豐富、先進、完善,可以為世界發展進步提供借鑒和引領。六是潛力無限,中國地下古文化,古村鎮文化,中國書法、中國畫,還有其他一系列文化産品,尚未得到充分開發經營。最近,文化部公示了第四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結果。確定全國上等級文化館共計2550個,其中,一級文化館1152個,二級文化館675個,三級文化館723個。這些都是文化産業的寶貴資源。特別是中國正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推進以“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的中國文化産業的全球佈局,正在向世界舞臺中心靠近、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目標靠近。在這樣的背景下,在這樣的國度裏,什麼人間奇跡都可以被創造,什麼樣的大事都有可能做成,只要你有足夠的智慧,你在中國進行文化産業的耕耘就必定會碩果纍纍、滿載而歸。中國時代已經來臨,以中國為榜樣的時代已經來臨。

  在這裡,對中國文化的核心內涵作一梳理概括:1.天人合一;2.中庸和諧;3.民惟邦本;4.勤勞節儉;5.仁義孝道;6.厚德善良;7.忠貞不屈;8.以柔克剛;9.崇文精武;10.循規蹈矩;11.海納百川;12.大道至簡。中國文化高度凝煉起來就是:和、善、情、勤、均、統。把握了這六個字,就把握了中國文化的精髓。

  中國文化市場價值究竟該怎樣評估?我認為,評估文化市場價值,首先需要搞清楚文化是什麼這個基本問題。對於文化這個概念及其內涵,國際社會有諸多詮釋和解讀。在這裡,我作一個通俗而簡潔的概括和闡述:文化是人類穩定活動留下的痕跡。它既以精神産品的形態直接表現出來,又在物質産品中得以充分滲透和散發,從而形成物質和非物質形態的文化。文化的價值是無法估量的,它帶給人類的利益是無窮盡的。但同時,文化價值中的部分價值是可以提取和分離出來,並使之市場化、産業化,進而可以對其進行估算的。這就是我們對文化市場價值進行評估的理由所在。從近幾年的情況看,全球文化産業發展比較好的國家,其文化産業産值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8%—25%,如美國。中國目前為6%—8%。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中國文化産業産值必將得到大幅提升, 2004年以來,中國文化産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速度超過23%。2015年,中國的GDP近11萬億美元。根據各方面預期,2020年GDP規模將達到16萬億美元以上。若文化産業的産值佔比25%—30%,中國文化産業的年産值將達到15—20萬億美元以上。目前看,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卻可以通過努力得以實現,我們應對此充滿信心。

  文化價值轉化為文化産業價值、再成為文化産業利潤,存在一定的比例關係,它與經營方略、方式、手段、技能和環境條件緊密關聯。綜合各種因素, 大體可以這樣估算,文化價值轉化為文化産業價值、文化産業價值轉化為文化産業利潤,分別為60%以上和10%以上。根據已有資料研究評估,中國文化産業化之後,其市場存量價值約為180—260萬億美元,增加值(未來30—50年)約為60—90萬億美元。預期中國文化産業佔世界市場份額:未來10年,10%—15%;未來20—30年,20%—35%。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