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工人日報:政策“短命”緣于決策任性

2016年06月14日 10:49:30  來源:工人日報
字號:    

  據6月12日《華商報》報道,端午節前,陜西安康市新建的25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啟用,市民可通過辦卡和掃碼支付押金租車。然而從6月8日到10日僅3天,掃碼租車服務即被叫停。理由是掃碼支付的押金不好管控,露天站點的二維碼可能被塗改而導致用戶資金被盜。有市民認為,公共服務不是兒戲,先前咋沒考慮週全?

  無獨有偶,同一天的《瞭望新聞週刊》聚焦各地短命政策,比如,2013年初北京曾出臺“闖黃燈視為違反交規,記6分”的政策,執行5天即宣佈暫停;2016年3月瀋陽試推購房新政,對畢業未超過5年的高校、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在沈購買商品房的,公積金連續繳存時限由6個月降為3個月,且實行“零首付”,試行不足半日就被叫停……近來比較“著名”的短命政策還有今年初A股市場施行的“指數熔斷”,以及剛剛叫停的張北草原天路收費。

  通常理解,政策在其頒布實施的範圍內是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也正因為這種約束力對公眾可能産生的影響,政策應該具有一定的嚴肅性、科學性和穩定性。朝令夕改、“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政策太過任性。

  短命政策緣何頻頻出爐?

  首先,緣于拍腦袋決策,決策不講程式和規矩。一些地方,領導一句話就能出臺一個政策,不調研、不論證、不集思廣益。有的地方決策時忽視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可能遭遇的複雜問題,儘管初衷很好,但是效果不佳,只能無疾而終。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