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旅客入境新政6月1日起實施 啥樣的行李算超標(圖)

2016年05月31日 09:14:4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海關總署明起實施新規啥樣的入境行李算超標(圖)

  海關總署網站發佈的2016年第14號公告將於6月1日起實施,其中明確指出,中國旅客進境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若不在“自用合理數量”範圍內,海關將暫不予放行並對物品進行暫存。對此,海關人士表示,此次出臺的內容並沒有太多新規定,應該説“並沒有‘更嚴格’只是‘更明確’。”

  作為與此前多部委發佈的針對跨境電商的稅收新政配套實行的海關總署2016年第14號公告將於明天開始實行。這份名為《關於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提出,對於旅客攜運進境的行李物品不能當場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以及進出境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未按規定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的,海關暫不予放行但可以暫存。

  解讀

  旅客入境新政沒有“更嚴格”

  “其實這項公告早在今年3月14日就已發佈,但由於生效日期為今年6月1日,所以並沒有受到外界的過多關注。”昨天一位海關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相對而言,後來出臺的關於跨境電商的新政帶來的衝擊波顯然更大。他表示,這些新規整體上都是為了規範海外購的行為,宗旨是做到“公平”。

  據海關人士介紹,其實此次出臺的內容並沒有太多新規定,而是根據有關規定,對海關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的有關事項又進行了一次公告,應該説“並沒有‘更嚴格’只是‘更明確’。”

  根據公告,旅客攜運進出境的行李物品時,如果不能當場按規定繳納進境物品稅款的、進出境的物品屬於許可證件管理的範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進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未按規定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的等情況,海關都將暫不予以放行行李物品但可以暫存。對於暫不予放行的行李物品辦理暫存的,海關應當向旅客出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暫不予放行旅客行李物品暫存憑單》,旅客核實無誤後簽字確認。對於貴重物品或疑似文物等物品,海關可以採用拍照、施封等辦法進行確認。

  不過,對於暫不予放行的行李物品屬於易燃易爆、有毒的,或者屬於鮮活、易腐、易失效等不宜長期存放的物品,海關可以要求旅客當場辦理退運手續,或者移交相關專業機構處理,因此産生的費用由旅客承擔。另外,海關暫不予放行的物品自暫存之日起三個月內,旅客應當辦結海關手續。逾期不辦的,由海關依法對物品進行處理。

  此外,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雖然已于4月8日實施的跨境電商新政最終由於其中一些內容“過於嚴厲”,于本月早些時候暫緩實行,但其中涉及稅收的內容並沒有暫緩。從目前看,這份配套的針對出入境旅客的規定也將從明天開始如期實施。

  關注

  普通出境居民免稅額度是多少?

  針對普通旅客攜帶的入境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就應按規定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的規定,有打算出境遊的旅客非常關注,那麼普通出境居民究竟還有沒有免稅額度?如果有又有沒有收緊呢?北青報記者昨天從海關方面了解到,目前我國對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並沒有改變,而且今年以來我國還對在國內免稅店購物的居民給予了更高的免稅額度,這就意味著對於普通出境的居民享有的免稅購物額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還有所提高,最高免稅購物額達到了8000元人民幣。

  據了解,自今年2月18日起我國在一些口岸大規模增設了進境免稅店,包括廣州白雲、杭州蕭山、成都雙流等機場口岸,深圳福田、皇崗、沙頭角、文錦渡口岸等水陸口岸。這些新設的口岸進境免稅店,主要是方便遊客回國時在境內購買國外産品。為此,我國還專門擴大了部分免稅品種,除了以往免稅店常見的煙酒、化粧品等,中國遊客熱衷在海外購買的手錶、眼鏡、箱包、首飾、嬰兒配方奶粉等也將出現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裏,以滿足出境遊客的消費需求。

  根據規定,旅客在這些口岸進境免稅店購買的商品可以享受到免除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而作為配套政策,我國還同時為入境旅客增加一定數量的免稅購物額,在維持之前居民旅客進境物品5000元人民幣免稅限額不變基礎上,還在口岸進境免稅店購物可增加3000元的免稅購物額。據悉,這項規定是從今年2月份起實行的。“這樣算下來,連同境外免稅購物額總計可達8000元人民幣,這對於個人旅客外出旅遊的正常購物需求是完全能夠滿足的。”一位海關人士表示。

  釋疑

  網傳“寧願扔掉也不交稅”是炒作

  其實在此前4月8日針對跨境電商的新稅制剛開始實施後,網上也出現了大量針對普通旅客個人入境物品超標被扣的網帖,甚至稱一些入境者寧可扔掉帶回來的化粧品也不交稅,並且配發了機場化粧品零亂散落一地的照片。

  對此有海關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從他們掌握的情況,針對電商新稅制實施後這類旅客個人出現的現象並沒有明顯增多。他介紹,其實以往在機場也偶爾會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一些旅客在海外盲目購物時買了一些本來不是很需要的商品,入境時發現又要交稅,就索性放棄了,但因此放棄的物品中極少有像網傳的高檔化粧品。而據媒體調查發現,發佈這些內容的賬號其實都源自一些電商企業而並非普通旅客個人,他個人分析,之所以出現這種傳言,甚至不惜盜圖來顯示“有圖有真相”,不排除是一些因為新稅制受到利益影響的跨境電商,在動用各種手段引導輿論向新稅制施壓。 文/本報記者 張欽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