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黨報批服務大廳讓民眾白跑:是對中央精神架空

2016年05月16日 09:30:2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設立行政服務大廳的本意是好,但一定小心別成擺設。我們期待行政服務大廳,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別讓公眾“多跑白跑鬧心跑”

  並聯式審批、一站式辦公,這是許多行政服務中心對自己運作模式的介紹。不過,這種最初希望“變群眾跑為幹部跑”的思路,卻在一些地方成了“變群眾跑為群眾跑更多”。

  前幾天,一位辦公司的朋友説,在行政服務中心做“三證合一”的換新工作,結果除了工商部門把所有工作當場處理完畢外,地稅和國稅部門的現場工作人員都表示,還有一些相關的收尾工作,需要到各自的獨立辦事大廳處理,因為“自己沒有許可權”。結果,朋友又為此跑了好幾天。

  朋友抱怨,“沒有許可權”幹嗎還入駐行政服務中心,説好的“一條龍服務”呢?

  朋友碰到的情況,或許不是孤例。對於一些行政部門來説,服務中心的設立,的確給原有的工作模式帶來一定變化,增加了一定負擔。辦公地點的轉移會帶來設備與人員的變化,聯動審批會導致協調難度加大,除此之外,打破“關起門來蓋章”的工作流程也可能觸碰到了一部分人的蛋糕。

  可是這些人卻忘了,自己手中簽字蓋章的權力,卻並非真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國家對行政服務大廳有著明確定位和要求的前提下,在全社會都在努力優化營商環境、增強經濟活力的時期,這種行為不僅讓企業的負擔不降反增,更是對中央精神的架空。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加緊推進。對於行政部門來説,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優化辦事流程,讓群眾和企業能夠更順暢地享受到公共服務,也是深化改革促進增長的重要手段。所以,對於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來説,必須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辦事思路,不能成為改革路上的“釘子戶”。

  設立行政服務大廳的本意是好,但一定小心別成擺設。我們期待服務大廳,能發揮應有的效果,別讓公眾“多跑白跑鬧心跑”。(白之羽)

[責任編輯:梁行]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