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國産雙發戰機試飛空中失控爆炸停車 帶火迫降

2016年05月09日 11:25:46  來源:解放軍報
字號:    

  遞向春天的答卷

  生命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説,之所以無比寶貴,因為它只有一次。犧牲與奉獻的問題雖然常常被提起,但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説,因為是過於遙遠的虛構而每每顯得類乎矯飾。猝不及防的死亡威脅,令所有的高談闊論與豪言壯語瞬間失色——在和平年代,能夠坦然地笑對死神,這並不只是武俠小説中的情節,對於我們的試飛員來説,這是他每個飛行日,甚至每個飛行時刻都要面對的現實情境。駕駛著巨大的高速飛行器,在廣袤無垠的天空中馳騁縱橫,每一項科目,每一次臨界試驗,每一次極限挑戰,都是對未知的生死探索,是與死神的驚險博弈。人們談之色變的極限,在他,只是風雲笑看、坦然自若。

  他叫李國恩,是試飛大隊公認的帥哥。

  14時18分,副大隊長李國恩同往常一樣,不緊不慢地跨進了座艙。頭盔壓住了他的臉,但線條清晰的下巴還是透露了這張臉龐的資訊,老話説天庭飽滿地角方圓,李國恩有寬闊的天庭和飽滿的下頜,這讓他的整個人看上去如同他的性格,沉穩,端厚。

  北方的初春,白雲凈雪,晴空如碧。這一天,李國恩駕駛某新型戰機來到這個西北空軍某試驗基地,這是一種新型重點型號戰機的空轉机場,從飛行內容上來説,不是個複雜科目。

  李國恩做第二階段起飛前的例行準備,確信各系統正常後便示意地面,塔臺給出了起飛命令。14時19分,李國恩鬆開剎車,加油門,加速滑跑。此時,發動機進入加力狀態,他一邊開加力一邊觀察,油門推到最大位置時,轉數、噴口、加力信號燈等雙發參數正常。

  飛機在加力狀態下幾秒鐘就達到離陸速度,正當李國恩準備拉桿升空時,發現飛機出現右偏,他一邊保持方向一邊立刻蹬舵進行修正,但他感覺到,飛機在抬前輪時拉桿量很大,前輪抬起困難,他的眼睛掃視過去:發動機溫度指示上,左發720度、右發635度,相差頗大,他立即判斷可能是右發加力未點火。

  此時,飛機的滑跑距離超過跑道的四分之三,已接近跑道盡頭,沒有條件地面助滑加速,亦無法中斷起飛,李國恩果斷決定繼續拉起。飛機離陸了,但由於左右發動機嚴重的推力差,飛機出現了將近15度的右側偏,而此時機身剛剛離陸,速度小,高度低,如果處置失敗,試飛員連跳傘的機會都沒有。千鈞一髮之際,他憑藉過硬的技術和多年的經驗,迅即地進行桿舵一致修正,同時保持飛機小角度上升。

  地面指揮員也發現飛機狀態不正常,立即詢問:“右發加力沒接通吧?”

  “是的。”李國恩一邊動作一邊平靜地回答。

  “保持好狀態。”

  “明白。”

  沒有幹過飛行的人,很難明白一句“保持狀態”深刻而豐富的含義。飛機出現特情,能否保持正常狀態是決定性的關鍵。

  李國恩收落架、襟翼,同時將右髮油門推到最大位置,但是,情況並沒有太大轉機,當飛機爬升到100米左右高度時,只聽得“嘭”的一聲發出強烈爆音,機身劇烈振動,右發轉數、溫度急劇下降——是右發動機停車了。

  在起飛階段遭遇發動機停車,是最難處置的空中特殊情況之一。儘管之前李國恩也成功地處置過多次空中停車之類的特情,但在起飛過程中遭遇這種險情還是第一次。更為糟糕的是,他現在是處於高原機場,空氣密度小,發動機動力較之平原機場會有相當程度的遲滯,此時哪怕任何一絲絲的操作不當或不及時都會導致災難性後果。

  地面指揮員聽到李國恩的報告:右發停車。聲音不高,且平靜,清晰。

  危急時刻的李國恩非常鎮靜,他迅速進行了一連串的操作:桿舵一致修正,保持飛機小角度上升以調整飛機狀態;接通點火開關進行空中開車;將油門收至慢車;調整飛機方向對向機場;關掉左發加力——這一系列的動作是同時進行的。但是,空中開車沒有成功。

  他又進行了第二次啟動,但這一次依然沒有成功,儀錶顯示:右發報故(右發動機故障警報)。發動機發生故障了,在原因不明的情況下不能再進行空中啟動。

  形勢急轉直下:李國恩必須要憑藉這僅有的一台發動機,在飛機滿載的狀態下返場著陸。

  指揮室裏,壓抑的空氣讓眾人喘不過氣來,此時飛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為保證飛行員的安全,必須儘快迫降著陸。

  做為一名資深試飛員,李國恩何嘗不知道自己身處險境,他剛剛從起飛空停的死亡漩渦中掙脫出來,在空中每多停一秒,不可預測的潛在危險就會增加不知多少倍。可是,他更明白,這架滿載的故障飛機迫降,稍有不測,無疑像是一顆重磅巨型炸彈從天而落。

  這款新型的重點型號飛機,機上挂載了我國設備最先進、功能最全的驗證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一台。必須要保住飛機,否則,無數人奮鬥了數年的成果將功虧一簣。

  指揮員聽到了李國恩的報告:我先去投掉副油箱。李國恩的聲音清晰地傳來,聽上去仍然是平靜的。沒有任何遲疑,李國恩把危險留給了自己。

  指揮室裏有片刻的寂靜,短到只有兩秒,指揮員答覆:好的。

  果然藝高人膽大,李國恩重新調整好飛機狀態,加力爬升,高度適合,正當準備投下副油箱時,機下忽然出現了幾家工廠和一片居民區,他立刻停止了空投動作,帶著飛機繼續改變方向前行。

  他一邊小心地控制飛機飛行,一邊適時在空中耗油,繼續尋找合適的位置。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延續,前面出現一座山,他的嘴角出現些許笑意:通常無人的山區是理想的拋擲點之一。果然,繞過山脊,一大片無人的丘陵地帶出現在面前。他再一次確認了地面情況後,接連投下了副油箱。

  飛機載重減輕了,但李國恩並沒有感到輕鬆,因為飛機載油量仍然遠遠超過允許著陸的最大載荷,所以,他還要繼續滯留在空中耗油。

  駕駛艙裏,標誌發動機狀態的警示燈刺眼地亮了,電子音一遍又一遍地提示:右發故障。沒有時間選擇了,他必須立刻返場著陸。

  指揮室裏,指揮、通信、雷達各部門人員嚴陣以待,指揮員適時調整近場凈空,為李國恩的歸來做好準備。人人心裏都捏著把汗。

  幾十秒鐘後,一架飛機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在指揮員的指揮下,李國恩下降高度做了一個漂亮的標準航線,放起落架、襟翼,隨後,一聲長長的嘯叫,飛機如蜻蜓點水般輕柔接地,停在春意朦朧的機場跑道上。

  事後的事故調查發現,就在飛機接地的那一刻,右發附件全線告警,發動機轉數及溫度全部歸零——好險!哪怕再晚上幾秒,一切都將會是另外一種情況。

  關車時李國恩習慣性地看了一下儀錶顯示:15時14分。他伴著這架故障機,前後共達55分鐘。

  從座艙玻璃上,他看到一群人焦急地向他這裡跑,一邊跑一邊衝他使勁揮手。他剛剛推開座艙蓋,呼喊聲就灌入耳中:李隊快出來——他隨即聞到了熟悉的燃油味,順著機翼下方人們的指示,他轉身看到,飛機右側發動機的噴嘴赫然有明亮的火光在閃爍(事後判斷是發動機裏面有餘油燃燒)。趕緊出來!幾個跑近的機務使勁比劃著:後面還在著火呢!

  李國恩笑了,笑得雲淡風輕:已經落地了,(飛機)屁股離我那麼遠,怕什麼?

  李國恩在右發停車、極限超載的複雜情況下,駕機單發安全著陸,不僅保住了新型的科研飛機和新型發動機,而且還保住了全部飛行試驗數據,為後續的研製和改進提供了極為寶貴的依據和參考價值。

  李國恩腳步輕鬆地走下飛機,面對急切迎上來的領導和戰友,他臉上還是沉穩的笑容:今天這趟可是考技術了。

  他爽朗地一笑説:今年春天第一大考啊!

  他用智慧、赤誠和勇敢向春天遞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