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20省陸續公佈高考改革方案 浙江先行看教與學的變化

2016年05月04日 15:18:1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製圖:李姿閱

  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

  這些年,高考改革在全國漸次推開。包括2014年就公佈試點方案的浙江與上海,截至目前,已有天津、北京、青海、江蘇、海南、西藏、寧夏、廣西、廣東、甘肅、黑龍江、遼寧、貴州、河北、山東、湖南、貴州、江西等在內的20個省份陸續出臺高考改革方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時間集中于2014年到2019年。

  歸納起來,這些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共同之處:在考試方面,不分文理,實行必考科目與選考科目的“3+3”模式;一年多考,外語和選考科目可報考兩次;在招錄方面,合併本科錄取批次成為大趨勢;遵循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水準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資訊。

  明年,浙江省將迎來試點改革後的第一次“新高考”。高考改革的試點實踐中有何收穫和難題?高招錄取又有哪些變化?本版推出“關注高考高招改革”系列報道,先來看看早走一步的浙江教與學的變化。

  ——編 者

  跨過文理科的分界線

  從學校開完家長會回來,施媽媽松了口氣:高考改革了,再也不用犯愁女兒施靈該選文科還是理科了。高考分科的事兒,曾讓她和大兒子施傑吵過很多回。兒子在2009年參加高考,當時,他的物理和地理成績都很出色,化學和政治成績卻很糟糕,媽媽想讓他讀理科,但最終,兒子還是固執地選擇了文科。“現在女兒在讀高一,雖然也有些偏科,但她不用糾結,可以在7門課裏任意選擇3門參加考試。”

  施媽媽家住浙江永康,在這個地處浙江中部的縣級市,永康市第一中學是唯一一所浙江省一級的重點中學。“兩個孩子很爭氣,前後腳考進一中。”施媽媽的語氣裏滿是驕傲。

  曾被文理分科困擾的不只施媽媽這一個家庭。高考改革後,除了語文、數學、外語這3門必考科目外,學生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思想政治、歷史、地理、技術7門高中學業水準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3門作為選考科目,計入高考總分。現在讀高二的學生,將成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據統計,在永康一中的640名高二學生中,目前有404名同學都跨文理科選擇高考考試科目,佔到了學生總數的六成以上。“這應該是高考改革帶來的最實際的突破之一。”副校長吳文廣説。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