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外交部回應"摧毀朝鮮核能力是否係中國政府立場"

2017年01月13日 10:34:29  來源:外交部網站
字號:    

  近日,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記者會,就朝核問題、南海問題等系列熱點事件進行了答記者問。以下是實錄:

  問:近日,美國和東盟國家在加州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會議發表聯合聲明,其中提及和平解決爭議、維護地區及海上和平安全等內容。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正如中方此前指出的,我們歡迎美國與東盟國家發展關係,同時認為這一關係應該有助於本地區各方的積極互動與合作,有助於本地區穩定與發展。

  我們還注意到,個別國家企圖在此次會議上推動炒作南海問題,但絕大多數東盟國家對此並不認同,因為這種做法只會損害地區國家間的互信,干擾甚至破壞地區國家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中方願和東盟國家一道,繼續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推動有關爭議的和平解決發揮建設性作用。

  問: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美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後會見記者時稱,各方應通過仲裁等方式和平解決南海爭議,呼籲在南海爭議地區停止填海造地、新建設施和軍事化,美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航行、飛越和行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事實上這並非美方領導人第一次就南海問題發表類似言論。美國不是南海問題當事方,應謹言慎行,為直接當事方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有關爭議營造良好氛圍,而不是借有關場合炒作南海問題,渲染局勢緊張,挑撥地區國家間關係。

  問:美國與東盟關係剛于去年11月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此次美國又與東盟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方作為東盟重要的對話夥伴和戰略夥伴,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一向高度重視並致力於發展與東盟關係,也樂見東盟與所有對話夥伴發展友好合作,為促進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是東盟最為活躍、最為特殊的對話夥伴。中國與東盟國家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早在1991年就與東盟建立對話夥伴關係,2003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是第一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的對話夥伴。雙方政治互信不斷增強,各領域務實合作碩果纍纍。中國第一個與東盟建立自貿區,已連續七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去年,雙方貿易額達到4722億美元,雙向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50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1800萬人次。在去年11月舉行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期間,雙方順利完成簽署自貿區升級議定書,並成功制定了落實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第三份五年《行動計劃》,為下一個五年的合作指明瞭方向。

  今年是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年,也是雙方共同商定的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年,是雙方關係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要一年。雙方將於今年9月舉行建立對話關係25年紀念峰會。我們期待與東盟一道,通過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中國—東盟關係再上新臺階。

  問:美方在這次會議上表示支援東盟共同體建設。中方將如何支援東盟共同體建設?

  答:今年是東盟共同體元年,中方為東盟一體化進程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我們也注意到,發展仍是東盟各國的首要任務,東盟內部仍存在發展不平衡問題。

  作為東盟重要的合作夥伴,中國始終堅定支援東盟共同體建設,在繼續深化中國—東盟全方位合作的同時,致力於幫助東盟縮小發展差距,促進地區共同發展。在2014年第17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倡議成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得到各方積極響應。去年11月,中國與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五個湄公河國家在雲南景洪舉行了首次外長會,正式啟動瀾湄合作進程。根據各方共識,今年3月下旬將在海南三亞舉行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六國領導人將共商合作大計,規劃合作藍圖。為了籌備好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中國與五個湄公河國家將於下週三舉辦外交高官會。我們相信,瀾湄合作將成為中國—東盟合作的有益補充,為支援東盟共同體建設、促進地區一體化進程提供強大助力。

  問:美國《赫芬頓郵報》撰文稱,美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近日舉行非正式會議,表明美國將東南亞視為“重返亞太”戰略的重要支點。美國想拉攏地區國家對抗中國的做法實則是一種冷戰思維。回顧英美海上交戰歷史,或許美國應和平地讓中國成為地區大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注意到有關美國媒體的報道。當今世界,無論近鄰還是遠交,無論大國還是小國,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中美要走的,必須是有利兩國、惠及世界的新路,而不是重蹈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迎頭相撞的覆轍。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共同發展。中美應堅持用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理念指導兩國在亞太地區的互動,使兩國人民、亞太人民和全世界都從中受益。

  問:據報道,中國在永興島部署了地對空導彈。中方為何在這個時候部署軍事設施?有分析認為,這違背了中方關於不推動南海“軍事化”的承諾。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不了解具體情況。但我想強調的是,西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中國有權在本國領土上部署必要的防禦設施,提升國土防衛能力。這與“軍事化”完全是兩回事。

  問: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天提出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並行推進的思路。停和機制轉換是指將當前的朝鮮半島停戰機制轉換為半島和平機制嗎?中方是否打算在六方會談框架下推進這一思路?

  答:我認為你的理解是正確的。正如王毅外長所指出的,中方提出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並行推進的談判思路,就是將半島停戰機制轉換為和平機制,使東北亞得以實現長治久安的前景。這一思路旨在平衡解決各方主要關切,明確對話談判所要實現的目標,儘快找到復談的突破口。我們認為,這一思路有助於從根本上解決半島核問題。中方願與六方會談有關各方就這一構想保持密切溝通。

  問:日前,在美國舉行的美國—東盟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聲明,各方承諾“非軍事化”。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美國與東盟國家達成共識,共同承諾“非軍事化”,中方對此表示歡迎,並希望有關國家能夠信守承諾。有關域外國家不應在南海炫耀武力,以武力或脅迫手段推進單方面主張,同時也不應拉攏地區國家在南海開展針對第三方的聯合軍事演習或巡航活動。中國和東盟國家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

  問:《環球時報》社評稱,中方應不顧朝鮮反對,盡可能摧毀朝鮮的核能力。這是否代表中國政府立場?該社評還稱,韓國正尋求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方也應效倣俄羅斯在東歐的做法,在東北亞部署防禦性導彈。你是否同意上述觀點?

  答:關於朝鮮半島核問題,近期我們已多次闡述立場。中方態度十分明確,我們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反對朝鮮進行核子試驗和發射衛星。我們認為朝鮮發展核導的能力應受到遏制,支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新的決議實現這一目標。同時,當前局勢使對話談判解決半島核問題顯得更為迫切。我們呼籲各方把半島核問題重新拉回對話談判的軌道,探討實現半島無核化與停和機制轉換並行推進這一重要思路,致力於實現半島長治久安。

  關於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這不利於緩解當前緊張局勢,也不利於地區和平穩定,並將損害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我們對此堅決反對。希望有關方面放棄這一計劃。

  問:16日,聯合國人權高專發表聲明,對所謂中國近來逮捕律師、騷擾和恐嚇政府批評者和非政府組織人員表示關切,要求中國政府立即無條件釋放人權律師。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人權高專對中國內政進行無端指責,既不公正,也不專業,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絕不接受。

  中國是法治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誰觸犯法律,都將受到法律制裁。中方希望人權高專全面公正客觀看待中國人權事業發展,尊重中國的司法主權。

  問:日前,聯合國前秘書長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在埃及逝世。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中方對聯合國前秘書長加利先生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加利先生家人、埃及政府和人民致以深切的慰問。

  加利先生是享譽世界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擔任聯合國秘書長期間,以嫺熟的外交技巧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為化解熱點衝突、改善人類福祉、加強聯合國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加利先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積極致力於發展中埃關係和加強中國和聯合國的合作。2016年1月,加利先生獲得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頒發的中國阿拉伯友好傑出貢獻獎。中國政府和人民將銘記加利先生為聯合國事業及加強中國同聯合國合作、中埃友好作出的貢獻。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