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朋友圈元首送祝福 負責任大國全球點讚

2016年02月13日 15:15:1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1月2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羅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題為《共同開創中阿關係的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2月2日,南方“小年”。習近平到江西井岡山看望人民群眾。

  2月2日,南方“小年”。習近平到江西井岡山看望人民群眾。

  猴年伊始,春節的爆竹聲還未走遠,新年的祝福還在溫暖人心。中國青年網“習大大+”工作室注意到,猴年的春節,不僅有全世界華人華僑的新春祝福,還有 外國政要的祝賀。習大大的朋友圈再次因為中國人的節日變得熱鬧非凡。究其背後原因,“習大大+”工作室認為,不外乎兩字:責任。這份祝福,離不開中國在世 界負責任形象的崛起,也離不開中國自身取得的發展成就。在國際,責任就是“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中國方案;在國內,責任就是“一個民族都不能少”的全面 小康新征程。  

  世界大美中國方案

  習近平的每次出訪,“習大大+”工作室都會仔細揣摩其中意味,發現這些出訪都是中國在深耕“朋友圈”,與世界各國友好,展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習近平的每次國外出訪都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擔當”的印象,誠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猴年賀詞中所説:“感謝中國以及中國人民對聯合國工作的支援。”

  “習大大+”工作室梳理了習近平的外出訪問後,發現中國在國際上的擔當主要來源於中國貢獻和中國方案。

  2016年年初,習近平在出訪中東時指出,中國是中東和平的建設者、中東發展的推動者。為改善巴勒斯坦民生,中國決定向巴方提供5000萬元人民幣無償援助,並將為巴勒斯坦太陽能電站建設項目提供支援。為推動“一帶一路”,中國將提供1萬個獎學金名額和1萬個培訓名額。

  剛結束不久的2015年對中國來説,是開展全方位外交的一年,也是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在世界嶄露頭角的一年。這一年,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隨著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腳步走遍了世界。

  據媒體統計,2015年,習近平共進行了8次出訪,歷時42天,遍佈14個國家、21個城市,進行了223次會見和44次演講。

  2015年5月,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習近平表示:“中國人民重情重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風雨同舟、相互支援的老朋友。”

  2015年9月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向全世界宣佈中國將裁軍30萬,並且表示,中國愛好和平,不管發展到哪一步永遠不會稱霸。中國永遠不會把自身曾經經歷過的悲慘遭遇強加給其他民族。正如習近平所説:“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習近平在2015年9月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議。在26日舉辦的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習近平宣佈中國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億美元;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2030年達到120億美元。在27日的全球婦女峰會上,中國宣佈向聯合國婦女署捐款1000萬美元,落實2015年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今後5年內,幫助發展中國家實施100個“婦幼健康工程”和100個“快樂校園工程”,邀請3萬名發展中國家婦女來華參加培訓,並在當地培訓10萬名女性職業技術人員。

  2015年9月28日,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議召開。習近平稱,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中國將設立為期十年總額10億美元的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並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在未來5年內,中國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

  在世界如何發展等問題上,中國也頻頻發出自己的聲音,貢獻中國方案。

  習近平主席在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併為世界各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五位一體”的“路線圖”。

  在巴黎氣候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巴黎協定”是對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推動,並就未來全球治理模式提出三點主張。

  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習近平就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提出了堅持四項原則,並提出了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為網際網路空間的治理獻上中國方案。

  而今年年初的中東之行,習近平在阿拉伯國家聯盟總部發表重要演講。在演講中,習近平指出,化解分歧,關鍵要加強對話;破解難題,關鍵要加快發展;道路選擇,關鍵要符合國情。分析人士認為,這三個“關鍵”是中國為“中東之問”提出的解決之道。中國再次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奉獻智慧和方案。

  2月2日,南方“小年”。習近平到江西井岡山看望人民群眾。

  勠力同心奔小康

  “人民勤務員”要照顧好群眾的生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齊”才能為“天下平”出謀劃策。“習大大+”工作室認為,國內的發展、民眾生活的提高是中國在世界上能夠擔當責任的“硬脊梁”,是中國有國際擔當魄力的“壓艙石”。對國內,負責任就是帶領全國人民勠力同心奔小康,13億中國人一個也不能少。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在猴年春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在江西慰問幹部群眾時如是説。2015年,習近平在吉林延邊視察時曾説:“全面小康,哪個少數民族都不能少。”一個人都不能少的小康,這是一個國家對人民的承諾。

  始終將群眾冷暖記心頭,人民群眾穿得暖不暖、吃得好不好是習近平最大的牽掛。猴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到江西看望群眾時指出,扶貧、脫貧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準,要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這是習近平連續第四年在春節前夕到地方看望慰問群眾。2013年甘肅,“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特別是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一定會給鄉親們更多支援和幫助”;2014年內蒙古,“黨員幹部都要有這樣一個意識: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鬥”;2015年陜西,“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確保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在2015年10月舉行的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明確提出了到2020年中國的減貧目標:“未來5年,我們將使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據報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過去30多年來,中國致力於扶貧減貧,已成功使7億多人擺脫了貧困,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國際社會評價中國的扶貧工作對國際社會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提綱挈領作用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指出,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按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截至2014年底,我國仍有扶貧線以下的貧困人口7017萬人。建議提出,今後五年扶貧開發領域新的目標要求: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內煉自身發展,外煉世界責任,中國青年網“習大大+”工作室認為,不管是對中國人民的責任,還是中國對世界的責任,兩者都是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大的支撐。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