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廣州居民生命延長 平均期望壽命達81.34歲

2016年01月29日 06:21:25  來源:金羊網-新快報
字號:    

  健康水準綜合指數已接近發達國家水準

  昨日上午,廣州市衛計委召開2016年全市衛生計生工作會議。會上,廣州市政協副主席、衛計委主任陳怡霓總結了“十二五”期間全市衛計工作,指出廣州居民健康水準綜合指標已接近發達國家水準,居民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到了81.34歲。今年,廣州將統籌推進衛生強市和健康廣州建設,全面二孩實施細則仍在制定中。陳怡霓特別強調,各醫療衛生機構要抓住建設醫療高地等有利政策,提升醫療衛生水準、推進醫療改革。

  ■新快報記者 黎楚君 通訊員 穗衛計委宣

  回顧“十二五”

  孕産婦嬰兒死亡率均遠低於全國水準

  在總結回顧“十二五”期間全市衛計工作時,陳怡霓首先提到,廣州居民健康水準明顯提高。截至2014年末,廣州居民平均期望壽命提高到了81.34歲,比2010年增長了2.3歲。“十二五”期間,孕産婦死亡率從15.02/10萬下降到4.42/10萬;嬰兒死亡率從4.04‰下降到2.96‰。她表示,廣州居民的健康水準綜合指標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準。2015年,全國孕産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為20.1/10萬、8.1‰。國家衛計委預測,“十三五”末全國孕産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目標值分別為18.0/10萬、8.0‰、10.0‰。可見,廣州在這些指標上佔有領先優勢。

  在人口計生工作方面,廣州生育水準繼續保持在低位。“十二五”期末,全市戶籍總人口855.42萬人,戶籍人口年均出生人數9.87萬人,年均自然增長人數5.26萬人,平均自然增長率為6.34‰。常住人口年均出生人數15.06萬人,年均增長人數10.26萬人,平均自然增長率為7.58‰。全市常住戶籍人口政策生育率保持平穩上升態勢。

  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15名

  至2015年底,廣州市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724個,其中醫院22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219個。每千人口擁有醫院、衛生院病床位數5.57張。全市有衛生人員15.萬人,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3.15人,每千人口擁有註冊護士4.08人,人數穩步增長。另外,每萬人口擁有全科醫生3人。

  去年,全市醫療機構診療數1.41億人次,院前急救患者總數23萬人次,入院261萬人次,醫療機構病床平均使用率為85.36%,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為9.1天。

  去年登革熱本地感染同比下降99.9%

  2014年,登革熱在廣東多市暴發,廣州更成為登革熱重災區,全市共報告登革熱病例37340例,其中死亡5例。2015年,廣州全年發生登革熱本地感染病例54例、外地輸入性感染病例(納入廣州統計)45例,較2014年同期分別下降了99.9%和89.0%,病例數顯著下降,無重症和死亡病例。

  另外, 2015年廣州市確保了埃博拉出血熱和中東呼吸綜合徵疫情零輸入。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率大幅提高,病死率下降57%。啟動實施了梅毒防治、耐多藥肺結核防治、消除瘧疾、窩溝封閉、大腸癌篩查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

  展望“2016”

  廣州二孩生育高峰將於2018年到來

  在衛生強省的大背景下,廣州市衛計委還將出臺《廣州市提升婦幼健康服務能力行動計劃》。廣州市衛計委婦幼健康處副處長何全文表示,這個行動方案是按照全面二孩政策進行配套。行動計劃具體包括擴充生育床位、提供免費檢查、改善産科和兒科醫生薪酬福利等方面的措施。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管理辦法》正在修訂中,估計廣州的情況和廣東省衛計委預測的情況一致,生育高峰將在2018年到來。何全文透露,初步估計廣州市兒科醫生缺口在400名至1800名。

  試點推行緊密型醫聯體已有成功案例

  1月11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衛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建設“衛生強省”,並出臺“1+2”文件。昨日,陳怡霓在介紹2016年廣州市衛計工作安排時提到,市衛計委正深入開展摸查調研,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衛生強省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陳怡霓呼籲各區衛計部門及一線醫療衛生機構,抓住廣州建設醫療高地的利好政策,提出各自想法和建設方案。

  陳怡霓指出,建設醫療高地旨在為整個區域解決疑難病例、提高科研水準。廣州市層面會做專門調研,希望把區域內醫療資源統籌起來。除了綜合醫院外,廣州地區有不少專科醫院在省裏佔有一席之地,她希望這些單位和醫院抓緊“爭取擠進建設醫療高地的大方陣裏面”。

  另一方面,為滿足本地居民看常見病和進行健康管理的需要,陳怡霓提示各醫院利用好省裏“強基創優”的有利政策,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水準。市衛計委基層衛生處處長吳峰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的醫聯體試點工作推進順利,11個區建立了27個醫聯體,很好支援了分級診療。2016年,廣州將試點推行緊密型的醫聯體。具體而言,積極鼓勵二級和三級醫院以“院辦院管”的模式建設醫聯體。在這方面,“已有大型醫療機構舉辦基層理療機構的成功案例”,比如廣東武警醫院等醫院都舉辦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而且辦得很好”。

  陳怡霓還特別強調,民營醫院床位數是未來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要求各區衛計部門全力支援社會力量舉辦成規模、上檔次的醫療衛生機構。

  希望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牽頭協調改革

  在推進城市公立醫院改革方面,陳怡霓表示,廣州將按照上級部署,研究制定綜合改革方案,以突破以藥補醫為突破口,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補償機制。廣州市衛計委政策法規體制改革處副處長黃穗接受新快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廣州市的情況與深圳、東莞不一樣。“廣州有省屬醫院,有部隊武警的醫院,有高校醫院,還有市屬醫院。前三類醫院佔了廣州綜合醫院半壁以上江山。”這意味著,廣州地區的公立醫院改革更加複雜。黃穗表示,希望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牽頭和協調改革。另外,公立醫院改革還涉及藥品加成取消後,補償機制的問題,到時是以“誰主管誰補償”還是別的方式落實,還需等待調研結果和相關方案的出臺。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