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美國國務卿克裏今起訪華 制裁朝鮮或是頭號議題

2016年01月26日 06:16:1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應外交部長王毅邀請,美國國務卿克裏將於26日至27日訪華。雙方將就中美關係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克裏在中國主要談什麼?《韓國時報》25日刊文列出清單:臺灣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贏得選舉,南海問題,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全球經濟等。中東“海灣新聞網”強調“制裁朝鮮是克裏北京之行的頭號議題”。報道稱,克裏訪華前出席瑞士達沃斯,訪問沙特,之後開啟東亞之旅,進行了密集的穿梭外交,他與俄外長拉伕羅夫討論敘利亞以及烏克蘭問題、會見沙特以及其他海合會官員讓他們對美伊關係解凍放心,安排即將於加州舉行的美國-東盟峰會等,不過,中國才是克裏此行“最重要的一站”。雙方可能將進行“艱難的對話”,討論對朝鮮自2006年以來的第四次核子試驗做何反應。美國及其盟友包括日韓已清楚表明希望對朝鮮嚴厲制裁。

  日本《東京新聞》25日報道説,由美國主導的對朝制裁決議交涉已進入第三周,但沒能看到各方談妥的跡象,對朝制裁可能長期化。在安理會對朝鮮實施核子試驗追加制裁決議交涉中,美國擬定的草案中將“禁止向朝鮮出口石油”納入其中,而中國以“會給普通民眾帶來影響”為理由反對禁止向朝鮮出口石油。《産經新聞》稱,中美韓意見明顯不同,美韓要求“強有力且有實效的制裁”,中國主張“制裁、穩定形勢和努力對話交涉並行”。

  據《韓民族報》披露,美方主張的對朝新制裁,包括阻止其他國家向朝鮮出口石油、從朝鮮進口礦産。新方案還將阻止一些國家允許朝鮮國有航空公司高麗航空(Air Koryo)的班機通過領空,這相當於要求中國取消高麗航空的所有航班。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新的制裁方案還設想加強對朝鮮貨物的檢查,報道稱,“這項提議將十分重要,因為朝鮮貨船離境後第一站將是中國港口大連”。不過,報道認為,考慮到媒體報道的美國草案等於是要中國切斷所有與朝鮮的聯繫,看上去中國不太可能接受,“不過,美國有機會以此向中國施壓以獲取許多可能的讓步”。

  克裏24日與韓國外長尹炳世通電話討論制裁朝鮮,韓國KBS電視臺稱雙方是在討論如何引導中國予以配合。《韓國時報》報道説,韓國總統樸槿惠日前提出“五方會談”方案,將朝鮮排除在外,由美中俄韓日討論解決朝核問題,但方案遭到俄羅斯與中國的反對。

  “克裏能迫使中國對朝制裁嗎?”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哈蒙德25日在韓國媒體上撰文稱,在北京就對朝國際制裁的範圍與強度進行的討論可能將是艱苦的。對北京來説,朝鮮動蕩不符合其利益,至少會導致中朝邊界不安定,最終出現親美的國家。不過,儘管當前有許多刺激點,但美中基本面是積極的,在奧巴馬治下,華盛頓一直尋求與北京在能源、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合作,與此同時在南海等難題上尋求建設性接觸。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張發展與美國的新型大國關係,避免以往的大國衝突模式。

  德意志廣播電臺評論説,中美合作對亞洲和平至關重要,幾天前阿富汗、中國、美國和巴基斯坦舉行四方會談,目標是重啟阿富汗和平進程。中美共同扮演起和平使者角色。在朝鮮問題甚至南海問題上,中美也應協作發揮影響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者金燦榮25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作為美國首席外交官的克裏此次來中國主要議題有三個,分別是朝核問題、臺海問題、南海問題,雙方將展開協調。金燦榮認為,朝核問題對美國來説看上去更急迫,不過最重要的應該是臺海問題。他説,2016年中美的高層往來將繼續展開,包括3月的核安全峰會,9月的杭州G20峰會、11月的秘魯APEC峰會等。

  [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德國、韓國、朝鮮、寮國記者 蕭達 李珍 青木 王偉 周之然 張力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柳直]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