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重慶城區迎近20年首場降雪 377架次航班取消

2016年01月24日 06:45:28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12個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

  隨著寒潮影響範圍進一步擴大,中央氣象臺23日早晨將寒潮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監測顯示,在強寒潮的影響下,23日早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部和南部、黃淮等地出現6至10℃的降溫,其中河北東部、山東北部以及青海東部等地降溫幅度達11至16℃。23日7時,除四川東部、重慶外,我國長江以北地區氣溫已全部降至冰點以下,遼寧錦州,河北張家口、滄州,內蒙古霍林郭勒,山東德州、濱州、東營等地的12個觀測站氣溫跌破歷史最低值。

  預計23日白天到25日夜間,黃淮、江淮、江南大部、華南以及西南地區東部平均氣溫或最低氣溫將下降6至10℃,並有4至6級偏北風、陣風可達7至8級,其中江南東部和雲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2至14℃;華北平原最低氣溫將達到零下13℃至零下20℃、黃淮將降至零下9℃至零下18℃、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降至零下8℃至零下14℃、華南中北部將降至零度至零下4℃。

  氣象專家表示,在寒潮影響下,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日最低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低6至8℃,局地超過10℃。安徽南部、浙江北部、福建北部以及廣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可能逼近或跌破歷史極值,黃淮、江淮等地的最低氣溫將出現在24日淩晨,長江以南地區最低氣溫將出現在24日或25日淩晨。

  此外,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從23日開始,我國南方地區的降雪強度將明顯減弱,範圍縮小,但23日白天到夜間,貴州西部、雲南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江南南部、華南北部有小雪或雨夾雪。

  重慶20年首雪377架次航班取消

  23日,重慶主城區迎來自1996年後的首場降雪。受降雪天氣影響,重慶機場大面積航班延誤、取消。截至20時,重慶機場降雪仍在持續,已延誤航班178架次,取消377架次。

  據重慶機場發佈的數據顯示,按照計劃,重慶機場23日全天計劃進出港航班738架次,出港3.8萬人次。受天氣影響,13時,重慶機場發佈首個航行通告,稱13時至16時,因涉及飛

  機航行安全,起飛前需要除冰,不接受非緊急情況的航班落地。16時,重慶機場在第二份航行通告中將該時間延長至18時。

  16時許,記者在重慶機場看到,在國內出發區域,有大量延誤旅客正在辦理退改簽手續。還有部分旅客在休息區等待航班登機通知。機場和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也在現場對滯留旅客進行疏導。

  “這是重慶20年不遇的大雪,雖然機場跑道、滑行道能夠正常運作,但是為了飛行安全,需要對飛機除冰除雪後才能夠起飛。”重慶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重慶機場進出港航班仍受天氣制約導致流量控制,但航班起降已經正常。據悉,截至20時,候機樓還有部分旅客滯留,等待航班起飛。

  重慶機場提醒,由於雨雪天氣可能持續,進出港旅客應提前與航空公司取得聯繫,獲取航班動態具體資訊,以免耽誤行程。

  遼東灣將現75海裏浮冰

  記者從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了解到,受寒潮影響,23日遼東灣海冰面積達15409平方公里,比22日增加2293平方公里,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繼續發佈遼東灣海冰IV級警報(藍色)。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根據衛星遙感監測和陸岸監測等資料綜合分析,23日渤海及黃海北部海冰冰情與22日相比有所發展。其中,遼東灣的海冰面積和密集度均有所增長,渤海灣和黃海北部的浮冰外緣線較前日明顯增長,溫坨子和天津大神堂等近岸海域的海冰厚度明顯增長。

  當日衛星數據顯示,渤海和黃海北部可監測海域發現海冰總面積約為22658平方公里,其中,渤海海冰面積約為17623平方公里,黃海北部面積約為5035平方公里。

  23日遼東灣浮冰外緣線離岸距離62海裏,黃海北部為15海裏,渤海灣為10海裏。冰情較重的葫蘆島海域浮冰冰型以灰冰和冰皮為主,冰厚一般為13釐米,浮冰量十成,密集度十成。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預計,未來3天,渤海和黃海北部冰情將繼續發展。其中,遼東灣浮冰外緣線為65海裏至75海裏,一般冰厚10釐米至20釐米,最大冰厚35釐米。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