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鄭州醫院接診期間遭強拆 城建局稱不知情

2016年04月26日 20:10:2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昨天上午9點多,位於鄭州市江山路的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放射科、太平間遭強拆。強拆時醫院處於工作狀態,多位醫生在對病人做檢查。醫院相關負責人稱,強拆造成太平間多具病人遺體被埋,多位院方人員在推搡過程中受傷,價值至少400萬的醫療設備受損。

  當地官方回應稱,拆遷係鄭州市江山路拓寬工程,拆除實施前已對建築內人員進行清查。具體案情還在調查,如有違規將嚴查。

  記者調查發現,各方説法不一,強拆疑雲重重,到底誰在説謊?

  □事發

  挖掘機推墻“迷彩服”攆人

  事發時在放射科病房上班的放射科劉醫生稱,其正在病房為病人做檢查,背後墻體“轟”的一聲倒塌,剛好落在他身旁。“碎磚塊、整體的窗戶倒在屋裏,砸中房間內的醫療設備。”劉醫生説,當時屋內有3名醫生和1名病人,幸虧沒有砸到人。墻塌後,劉醫生看到外面有一輛大型挖掘機在作業。

  劉醫生説,屋內的人還未來得及出門,十幾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衝進來把屋內的人往外拉,“連拉帶扯,夾住我們的脖子往外拖”。

  另一位在場的工作人員稱,醫生和病人出來後,有醫護人員要返回搶救醫療設備,但遭到30多名身穿迷彩服的男子阻撓。

  劉醫生説,穿迷彩服的男子想要離開,醫院的門衛和保安攔住不讓他們走,雙方發生對峙。“多名院方人員被打,其中一人牙齒出血”。劉醫生稱,被打的3人為其同事、一名醫院後勤工作人員,還包括醫院一位副書記。

  □醫院

  400萬元設備受損 無放射源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相關負責人稱,強拆致6具病人遺體被掩埋,因未來得及搶救,價值至少400萬元的醫療設備受損。另外,在雙方推搡過程中,3名醫院人員受輕傷。截至昨天下午5點,現場仍未清理。醫院已將此事向其所屬的鄭州大學彙報。

  上述負責人稱,相關部門和醫院協調過多次醫院的拆遷事宜。去年7月份,醫院大門和2層小樓被拆。這次拆除的建築包括放射科3個房間和太平間共80平米左右。“此前一段時間説要拆,一段時間又説不拆,這次拆之前沒有接到過任何通知”。

  醫院放射科劉姓主任説,被埋設備係三級放射裝置,無放射源。另外,事發後現場已斷電,在不通電的情況下,被埋X光機不會産生輻射,對周邊居民不會有安全隱患。事發後,醫院工作人員報警。

  長興路公安分局工作人員稱,昨天上午9點40多,接到上述醫院被強拆的警情。市局通知稱,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有求助”。分局立即派人去現場,“據辦案民警反饋,現場有人受傷,要先送往醫院”。具體情況還在調查中。

  □探訪

  圍擋被涂“抵制強拆,誓死保衛醫院”

  事發地位於醫院的西南角,是一棟平房。

  昨晚9點多,還有兩名醫生正在裏面值班。記者在現場看到,受損較重的是一間CT室及辦公室和太平間。CT室一片狼藉,天花板部分掉落,靠南側的一面墻有一個大洞,墻體壓在醫療機器上。太平間已成廢墟,從外面就能看到存放遺體的冷櫃。

  “死者為大,他們太不應該了。”據管理太平間的工作人員介紹,事發時他不在,看到他工作的太平間也被強拆了,特別氣憤,還好只是壓到了冷櫃,遺體沒有受損。該工作人員稱,家屬估計還不知道有關遺體的事情,也沒有人來鬧事,現在醫院正在和對方協商。

  昨晚10點左右,記者在事發醫院附近看到,醫院西側緊鄰正在進行拓寬改造的江山路,整座醫院內顯得十分冷清,住院樓內只有30%左右的房間亮燈,而就在路對面,施工工作仍在進行。

  事發醫院大門正對江山路,門前廣場部分地面因施工原因,泥土裸露在外,尚未鋪上瀝青路面。遭到強拆的放射科和太平間僅一墻之隔,該建築西側外墻與醫院門診部大門相比,確實向西側的江山路方向多延伸出了約15米。但包括遭強拆的建築在內,整座醫院均處於沿江山路設置的藍色鐵皮圍擋內側。就在這些圍擋上,被人用白色油漆寫上了“抵制強拆,誓死保衛醫院”等字樣。

  昨晚10點20分左右,數名工人來到此處,並使用藍色油漆涂掉了這些字跡。現場一名工人表示,這些字是醫院方面寫上去的,“我們也是聽老闆的,讓我們涂掉,我們就幹。”該工人同時表示,據他所知,該處工程的施工方是河南某大型建築公司,而負責拆遷工作的則是附近村裏的拆遷辦,至於強拆事件是否與這兩個單位有關,他們並不知道。

  □焦點

  三大疑問 各執一詞

  事件發生後,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稱,強拆造成6具病人遺體被埋,設備被損,多名職工受傷。鄭州市惠濟區城建局徵收辦表示“事發前並不知情,感到很意外”。而惠濟區政府新聞辦卻回應稱“太平間只有冰櫃,未發現存放屍體”,且被拆建築屬於“必須拆除的違章建築”。

  1 太平間有沒有病人遺體?

  惠濟區:只有冰櫃沒遺體vs廢墟:6遺體赫然入目

  據院方介紹,7日遭受的強拆中,醫院放射科和太平間受損嚴重,設備被損,包括一名院領導在內的多名院職工受傷,6具病人遺體被埋。

  強拆不僅導致病人過度驚嚇,連病人遺體也難逃厄運,引發輿論強烈關注。醫院宣傳科副科長袁方説:“把病人遺體埋在廢墟裏,是對死者極大的不尊重,從來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

  而就在群情憤慨之際,7日下午,惠濟區政府新聞辦公室發佈對強拆事件的情況説明稱,“經辦事處7日中午調查,醫院太平間只有冰櫃,未發現存放屍體”,並且“據初步了解,醫院已于2015年8月份將太平間配電箱移走,目前處於停電狀態”。

  對於惠濟區政府新聞辦的説明,院方表示憤慨。隨後,院方太平間管理員將記者帶至廢墟現場:淩亂的廢墟下,6具遺體赫然入目,4男2女。而記者發稿前,又接到惠濟區政府新聞辦發來的第二版情況説明,其中,太平間“未發現存放屍體”的內容被刪去。

  既然連太平間是否存放屍體都沒有搞清楚,惠濟區政府新聞辦又為何匆忙為“強拆者”撇清責任?

  2 被拆建築是否屬於違章建築?

  惠濟區:紅線範圍內必須拆vs鄭大四附院:有臨時建築證

  惠濟區政府新聞辦的情況説明還指出,“鄭大四附院CT室、太平間兩處建築在江山路道路紅線範圍內,屬必須拆除的建築物。”

  情況説明還稱,2015年1月15日、11月25日、12月18日,惠濟區徵收辦曾多次對鄭大四附院下達《自行拆除通知書》,但一直未果。

  對此,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回應稱,醫院放射科、太平間始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並且都有臨時建築許可證。但對於臨時建築許可證的期限,院方一名負責人稱,“記不清了”。

  醫院相關負責人還表示,此事由後勤部負責,具體不知情,只知道拆遷事宜一直在協商中。

  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律人士表示,臨時建築不同於違章建築,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在臨時建築許可證期限內的臨時建築屬於合法建築,而超期臨時建築需要建築單位自行拆除,如果建築單位沒有自行拆除,政府強拆也必須通過司法途徑,由人民法院下達強拆判決後方可實施。

  對於眾多疑雲,惠濟區政府表示,詳細情況還將做進一步調查,最終處理結果,將及時向媒體公佈。

  7日下午,記者向公安部門了解案件進展情況時,本應該維護一方平安的長興路公安局鄭大四附院警務室已經人去樓空。

  3 到底誰在強拆?

  城建局:不知情,很意外vs惠濟區:有損傷將賠償

  據了解,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是鄭州市北郊唯一的一所省級醫院。醫院現有教職工900余人,不僅為周邊群眾提供衛生健康服務,還承擔著鄭州大學400多名本科生和200多名研究生的培養任務。

  強拆事件發生後,醫院發佈消息説,由於正常醫療活動受到影響,醫院瀕臨關門。釀成如此惡果,誰該為此事負責?強拆者又是何人?

  “這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強拆。”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後勤部部長陳磊説,2015年1月,惠濟區政府發佈關於江山路拓寬改造的公告,此後,醫院一直與政府相關部門對接協商拆遷。截至7日前,醫院累計被佔用的醫療用地約30畝,但政府相關部門卻一直以各種理由不支付145萬元的地面附屬物拆遷款,“2015年12月29日,區城建局還在和醫院協商拆遷事宜。”

  據醫院介紹,強拆前,部分人員還曾以“惠濟區城鄉接合部配套市政道路徵遷指揮部”的名義,在未與院方進行有效溝通的情況下,私自對醫院房産進行非法強拆。為此,醫院還曾于2016年1月4日和1月6日兩次向鄭州市人民政府反映遭遇強拆造成國有資産流失的情況。

  但是,負責惠濟區道路拓寬拆遷徵收的城建局徵收辦卻稱,對於7日發生的醫院強拆事件,“徵收辦也是看到新聞後才知道的,此前並不知情”,同時也感到“很意外”。

  徵收辦綜合科科長賀書學説,按照拆遷程式,需要先與被徵收單位協商,簽訂拆遷協議,補償以後再進行拆遷,“目前,醫院放射科和太平間等建築的徵收拆遷還在協商階段。”

  與此同時,惠濟區政府新聞辦稱,目前區政府已成立調查組,如發現有涉及違法、違紀拆遷行為,將嚴肅處理,一查到底,“如果存在院方工作人員受傷、設備受損等情況,將給予賠償。”

  惠濟區區政府宣傳部辦公室孫姓主任稱,還不清楚強拆現場30多名穿迷彩服男子的身份和目的,具體情況還在調查。

  事件發生後,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院第一時間報警。負責拆遷的徵收辦“不知情”“很意外”,“強拆者是誰”還沒搞清,區政府卻站出來要“給予賠償”,實在令人費解。

  惠濟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給京華時報記者的通報稱,經辦事處1月7日中午調查,在拆除實施前,有關人員已對建築內的人員進行了清查。截至18點,尚未發現人員傷亡。

  醫院方面表示,拆除前沒有人到建築內清查,也沒人通知。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