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民政部:城市見義勇為人員優先配售保障房

時間:2012-07-27 15:22  來源:北京晨報

  中國政府網26日刊登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的民政部等部門《關於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的意見》。《意見》規定,符合條件的城市見義勇為人員家庭,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發放住房租賃補貼。

  民政部副部長孫紹騁介紹,民政部會同教育部、公安部、財政部等國務院有關部門,深入研究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庭存在的實際困難,提出了比較完善的保護措施。

  在醫療方面,醫療機構要建立綠色通道,堅持“先救治、後收費”的原則,優先救治。因負傷造成長期醫療費用個人負擔較重的人員,可通過適當醫療費用減免、城鄉醫療救助等方式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

  在就業方面,對就業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只要其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優先納入就業援助,予以重點支援。

  在入學教育方面,見義勇為死亡或致殘人員子女入公辦幼兒園,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接收。義務教育階段,要將見義勇為死亡或致殘人員適齡子女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對見義勇為人員以及因見義勇為死亡或致殘人員子女中考、高考給予一定優待。

  在住房方面,對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保障條件的城市見義勇為人員家庭,優先納入住房保障體系,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發放住房租賃補貼。對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要給予優先安排。

  新聞連結

  見義勇為撫恤補助標準統一明確

  民政部副部長孫紹騁指出,統一明確見義勇為死亡人員撫恤及補助標準是《意見》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意見》明確,對見義勇為死亡人員,凡符合烈士評定條件的,依法評定為烈士,其家屬按照《烈士褒揚條例》享受相關待遇。不符合烈士評定條件的,屬於因公犧牲情形的,按照《軍人撫恤優待條例》有關規定予以撫恤;屬於視同工傷情形的,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以及相當於本人40個月工資的遺屬特別補助金。

  不屬於上述情形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個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發放一次性補助金,有工作單位的由所在單位落實待遇;無工作單位的由民政部門會同見義勇為基金會負責發放,所需資金通過見義勇為專項基金統籌解決;尚未建立見義勇為專項基金的,由當地財政部門安排,民政部門發放。

  對見義勇為致殘人員,凡符合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條件的,依據《工傷保險條例》落實相應待遇;不符合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傷殘撫恤管理辦法》及有關規定,由民政部門評定傷殘等級並落實相應待遇。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