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山東壽光鹽場6名工人冒雨幹活被雷擊倒 兩死一傷

時間:2012-07-20 15:42  來源:人民網

  家住菏澤定陶縣,今年58歲的潘守榮為了給兒子蓋套像樣的房子,跟著丈夫來到壽光市侯鎮一家鹽場打工。7月12日下午電閃雷鳴,該鹽場的徐姓技術員要求潘守榮夫婦等6名工人為鹽場蓋上塑苫,以防止滷水被大雨破壞。然而,就在他們緊張忙碌時,隨著一聲驚天霹靂,6人都被雷電擊倒在地,潘守榮、焦之福當場喪命,另有一人受傷。事故發生後,該鹽場老闆至今未露面,受害人家屬多次與該鹽場相關人員協商未果。無奈之下,潘守榮的丈夫趙臣修撥打了濰坊晚報熱線。

  受害者家屬趙臣修在事發鹽場。

  為兒蓋房千里打工

  7月19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壽光市第二人民醫院,在醫院門口見到了趙臣修。“上午人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沒了呢。”趙臣修面容憔悴,提及老伴泣不成聲,他至今不願相信老伴已去世的噩耗。

  趙臣修告訴記者,他老家是菏澤市定陶縣馬集鎮,老伴叫潘守榮,今年58歲。家中有兩個兒子,都已成婚,大兒子在家裏務農,二兒子在天津打工,還有一個八旬老母親。二兒子成婚後一直跟著趙臣修老兩口居住,至今都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了給兒子掙錢蓋房,趙臣修夫婦倆經過商議,將老母親託付給兒媳照看,就於今年春節過後,跟著老鄉來到了壽光市侯鎮的這家鹽場打工,負責36個鹽池的曬鹽、拉靶子工作,每人每月2000多元,管吃管住。“我們老兩口乾上三四年,就能給兒子蓋套新房子,再苦再累也值得。”趙臣修對記者説,這份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能給兒子蓋套新房子,就忘卻了工作勞累。

  濰坊新聞網7月20日訊老家菏澤定陶縣,今年58歲的潘守榮為了給兒子蓋套像樣的房子,跟著丈夫來到壽光市侯鎮一家鹽場打工。7月12日下午電閃雷鳴,該鹽場的徐姓技術員要求潘守榮夫婦等6名工人為鹽場蓋上塑苫,以防止滷水被大雨破壞。然而,就在他們緊張忙碌時,隨著一聲驚天霹靂,6人都被雷電擊倒在地,潘守榮、焦之福當場喪命,另有一人受傷。事故發生後,該鹽場老闆至今未露面,受害人家屬多次與該鹽場相關人員協商未果。無奈之下,潘守榮的丈夫趙臣修撥打了濰坊晚報熱線。

  為兒蓋房千里打工

  7月19日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壽光市第二人民醫院,在醫院門口見到了趙臣修。“上午人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沒了呢。”趙臣修面容憔悴,提及老伴泣不成聲,他至今不願相信老伴已去世的噩耗。

  趙臣修告訴記者,他老家是菏澤市定陶縣馬集鎮,老伴叫潘守榮,今年58歲。家中有兩個兒子,都已成婚,大兒子在家裏務農,二兒子在天津打工,還有一個八旬老母親。二兒子成婚後一直跟著趙臣修老兩口居住,至今都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了給兒子掙錢蓋房,趙臣修夫婦倆經過商議,將老母親託付給兒媳照看,就於今年春節過後,跟著老鄉來到了壽光市侯鎮的這家鹽場打工,負責36個鹽池的曬鹽、拉靶子工作,每人每月2000多元,管吃管住。“我們老兩口乾上三四年,就能給兒子蓋套新房子,再苦再累也值得。”趙臣修對記者説,這份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能給兒子蓋套新房子,就忘卻了工作勞累。

  雨天干活慘遭

  7月12日中午,趙臣修夫婦和工友們午睡過後,在該鹽場徐姓技術員的監督下,開始了日常工作。當日下午3時許,天空陰沉了下來。“都趕緊過來,拿著舀子舀水。”隨著徐姓技術員的一聲令下,趙臣修夫婦等6名工人開始小跑著到各鹽池工作。過了十多分鐘後,天空下起了雨,並不時伴隨著雷電聲。“都趕緊去拿塑苫,將滷水池蓋起來。”徐姓技術員吩咐。就這樣,6名工人又開始忙著蓋滷水池。正在這時,雨漸漸大了起來,雷電聲也更加猛烈了,6名工人依舊在大雨中忙碌著。

  “當時老伴緊挨著我幹活,天空中突然一聲驚天霹靂,我不由自主地跪在了地上,當時也沒覺得身上有什麼感覺。”趙臣修説,幾分鐘後,他從地上爬了起來。“我回頭一看,工友們都跪到了地上,我趕忙跑到老伴面前,發現她的眼睛和嘴都張著,人已經沒有了呼吸。”説到此處,趙臣修的聲音哽咽了。

  除趙臣修的老伴潘守榮外,還有一名工友也當場失去了生命,另外,有一名工友眼睛受傷,當時什麼都看不見了。後來,趙臣修撥打了120,最終還是沒能挽回老伴和工友的生命,而那名受傷的工友,經過幾天的治療目前已康復出院了。

  兩方協商至今無果

  7月12日下午,老伴的突然去世,讓趙臣修一時間沒了主意,便打電話聯繫了兩個兒子。“父親給我打電話,説我母親在鹽場幹活時,被雷電擊中,當場死亡了。”趙臣修的大兒子趙相勇説,得知母親突然去世,他和弟弟于7月13日淩晨3時許,來到了壽光市第二人民醫院。“到現在為止,我們連鹽場老闆的面都沒見過。”趙相勇氣憤地説,事情發生後,鹽場老闆委託了幾個人到醫院與死者家屬協商賠償事宜,每次來協商的人都不一樣。“剛開始時,鹽場老闆的委託人與我們協商,説最多賠償我們三四萬元。因為去年他們那也發生了這樣的事故,都是賠償三萬元了事。”趙相勇説,他認為此事非常不合理,便多次找鹽場老闆協商,至今也沒有協商好。而母親潘守榮已去世多日,便在鹽場的協商下,將遺體從醫院送到了殯儀館暫時安置。

  “我母親是在工作中去世的,應該視為工傷,鹽場老闆應負全部的責任,怎麼能草草了事。況且,母親去世後,意味著家庭收入少了一份,鹽場老闆應作出相應的補償。”趙相勇説。與潘守榮同時去世的還有聊城冠縣65歲的焦之福。據焦之福的侄子焦成文介紹,他大伯無兒無女、無依無靠,一個人在該鹽場打工已經三年了,他認為鹽場老闆不能不管此事。

  採訪中未見負責人

  7月19日上午11時40分許,記者來到趙臣修工作的鹽場。據其工友介紹,鹽場下雨必須要蓋塑苫,否則下雨會化鹽減少産量。“事發時我也在場,當時天空中一聲巨響,在鹽場裏幹活的6名工友都倒在了地上,其中兩個人都不行了。”這名工友説,當時是下午4時多。

  當日中午12時許,記者就此事來到侯鎮山東大地鹽化有限公司辦公室,記者表明來意後,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説:“領導出差去了濰坊,我們沒領導的私人電話。”在記者的一再要求下,這名工作人員同意向其辦公室主任請示一下。幾分鐘後,他表示:“領導馬上就過來,你們稍等等。”又過了十多分鐘,他又對記者説:“我們安總臨時有事,過不來了。”

  律師稱鹽場應擔責

  對此,山東王楊律師事務所的王建華律師表示,死者是在工作中受傷,應為工傷,鹽場方面應承擔全部責任。如果死者與鹽場有勞動合同,則按照勞動合同賠償,如果沒簽訂勞動合同,則按僱主、僱員人身傷害賠償,即在雇傭勞動過程中受到傷害死亡。鹽場給死者家屬的賠償包括死亡賠償金、精神撫慰金及殯葬費等死者的一切費用。死者去世,將意味著該家庭少了一份經濟收入,鹽場方面還應賠償撫養金。如果協商不成,受害者家屬可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