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網傳武漢領導雨中坐轎 實為醫生乘木筏撤離

時間:2012-07-19 09:55  來源:新華網

  兩名幹部模樣的男子,撐傘端坐在一塊木板上,在齊腰深的水中被五人護送前行。近日,一則題為“武漢領導出行四人 抬轎 ”的帖子在微博上瘋傳,引發網友質疑:險情當前,領導怎能如此自私?記者調查了解到,坐在木筏上的兩人其實都是武漢市黃陂區疾控中心普通工作人員,因為長時間在雨中浸泡搶險引發身體不適,待資料儀器轉移妥當,病人、婦女兒童撤離完畢後,他們才坐上運送病人的木筏離開單位。

  記者看到,帖子有兩張照片,第一張是一條救援船載著多人在相關人員的護送下,駛出武漢市質監局黃陂分局,圖説是“被淹的武漢質監局,很諷刺”。第二張則是兩名幹部模樣的男子,撐傘端坐在一塊木板上,在齊腰深的水中被五個小夥子護送前行,發帖者稱為“武漢領導出行,恢復四人大轎”。

  帖子隨後引發熱議,由於兩圖發在一個帖中,很多網友認為第二張圖中的人是武漢質監局領導。還有網友調侃,“領導終於學會自己打傘了”。對此,武漢市質監局7月16日通過官方微博辟謠,第一張確與該局有關,是黃陂區政府組織當地駐軍攜帶衝鋒舟,轉移黃陂分局院內家屬及受災群眾的情形,第二張則“並非攝于黃陂分局”。

  武漢市消防支隊黃陂中隊駕駛員歐權指著網上的第二張照片告訴記者,穿迷彩服的就是自己。他説,左前方穿救生衣的是學員王雪峰,左後方穿救生衣的是駕駛員韓真,穿黃色背心的是駕駛員唐傑,歐權説另一位穿雨衣的是黃陂區疾控中心家屬。

  因受持續多日強降雨影響,13日,黃陂主城區部分道路被淹。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唐傑告訴記者,疾控中心所在的百秀街整條街道都被洪水淹沒,水流湍急。院內積水一米多深,街道上最深的地方近兩米,只能游過去。

  四名消防隊員告訴記者,從早上7點30分開始,他們陸續接到出警通知,在黃陂城區解救轉移被困人員。中午11點多鐘,大家沒顧得上吃中飯,又趕到黃陂區疾控中心。他説,由於衝鋒舟數量有限,考慮到病人打針、做手術不能沾水,再加開工路上的下水道蓋子全部被打開,為了安全起見,消防隊員用木板拼接成木筏將病人、家屬以及中心工作人員分批轉出。

  消防官兵稱,自己並不清楚照片中兩人的具體身份,只知道是最後撤出來的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當時情況緊急,我們按照病人、老人婦女兒童優先的順序轉移,誰還顧得上是不是領導。”黃陂中隊指導員羅橋告訴記者,當時需要轉移的人數眾多,遇到危險消防官兵就去救,根本沒有時間細問是不是領導。病人們有的是被消防官兵抬出來、背出來,一些工作人員願意自己走的就走出來。

  對於一夜之間成為網路熱議的焦點人物,黃陂區疾控中心結核病資料室工作人員張慶環和放射科醫師樂小順深感無奈和委屈。樂小順告訴記者,自己就是照片中坐在前排打傘的男子。他説,從13日上午9點多鐘開始,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中心院內地面的水位逐漸上升,到了中午11點多鐘,地面水位漲到了一米多深,地處一樓的放射科開始進水,為了避免價值60多萬元的儀器設備受損,他和同事們忙著用棉絮擋水,用盆子向外舀水。

  樂小順説,患有高血壓的自己一直忙到下午四點多鐘,連午飯都沒有吃,渾身衣服也濕透了。等到病人、設備都轉移到安全地方後,按照中心領導的指示,他換了一件女同事的工作服向外撤離。“當時消防官兵對我説,木筏空著也是空著,把你們帶出去算了,就這樣我上了木筏,也才有了網上這張 抬轎 的照片。”

  “看了網友們的評論,讓我們備感壓力,外界不明真相的説法讓我們十分委屈。”張慶環説,強降雨使資料室被淹了,水深40多釐米,輕度感冒發燒的他忙著轉移放在最底下的結核病人病歷資料,以及電腦、電源等物件,連停放在外面的私家車也沒顧得上,現在僅維修費就要幾萬塊,家裏被淹也沒有趕回去救。

  他説,14日一上網,看到網上稱自己是黃陂區的領導,本來沒有放在心上。過了兩天,網上的轉載量逐漸增大,再加上市區兩級組織部門和衛生部門進行調查,他感到沉重的壓力。

  樂小順、張慶環説:“我們只是普通的醫務人員,根本不是什麼領導,一些網民沒有弄清楚真相,就在網上胡髮發言、瞎起鬨。雖然網路是自由的,但網友們這樣惡搞,實在不應該。”

  武漢大學教授、博導瀋陽認為,在自媒體時代,網民們常説“有圖有真相”。實際上,有的時候所見並不一定皆為事實。對於黃陂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被誤認為領導坐轎引發網友熱議的事件,瀋陽認為,政府部門通過影響力有限的微博來澄清真相,作用也有限,不能有效引導輿論。可以考慮公佈當事人的真實身份,邀請網友與官方一起查證事實,這樣才有利於平息謠言。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