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郭夏:“延遲退休”課題內容外泄意在投石問路

時間:2012-06-25 08: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最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的確在對“延遲退休”問題展開課題研究,但進行政策研究並不意味著現行退休年齡規定即將更改。實際上提前披露課題成果也是把“延遲退休”問題交給社會進行廣泛討論的有效方式。

  課題研究本身就帶有解決某種問題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延遲退休”是基於每人平均預期壽命持續延長的現實和老年負擔代際公平的實際需要,而不僅僅是應付養老金的支付壓力。解決養老金不足的辦法很多,“延遲退休”是最不得人心的笨辦法。在通貨膨脹條件下,保持養老金較低的增長率也能減少養老金髮放缺口。隨著人們壽命的延長,今後學習和工作的年限都會變長。老年人退休太早,實際上是把社會養老的負擔加重放在下一代的肩頭之上。目前,國民每人平均受教育9年以上,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17年左右,新增勞動力中受過高等教育者所佔比重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不逐漸延遲退休年齡,工作週期在人一生中所佔的比例便會持續縮短,將造成日益巨大的人力資源投資浪費。

  “延遲退休”是符合人口發展規律和養老經濟未來趨勢的。“延遲退休”的課題成果最終還是會在適當的時候變成現實。隨著每人平均壽命的增長,把養老退休的年齡向後推遲也是大勢所趨。“延遲退休”是個遲早要解決的勞動和社會保障機制問題。現行退休年齡是60年前設定的,當時每人平均預期壽命不足50歲。而到“十二五”末,每人平均壽命將達到75歲,2050年將達到85歲。到2020年時,60歲以上人口將達2.55億;到本世紀中葉,60歲以上人口將達4.87億。我們要抱著對子孫負責的精神來考慮退休年齡的調整問題。越早解決這個問題越主動,越平緩,越公平;越晚解決這個問題就越被動,越波動,越不公平。

  “延遲退休”的課題內容被披露也是著手解決問題的一個先兆。本來,課題研究成果對於大眾傳媒和社會公眾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保密的。人社部對“延遲退休”進行課題研究,為國家提出相關建議,不足為奇,讓這一課題成果通過媒體提前曝光則體現出有關部門的良苦用心。幾乎與此同時,專家預測“2013年,全國養老金缺口將高達18.3萬億元”這一危言聳聽的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有關延遲退休年齡問題見諸傳媒後很快引起國民熱議。根據網上投票顯示,93%的網友對“延遲退休”投了反對票。

  應當説,通過披露課題研究成果來體現某種政策意圖也是社會管理藝術的創新。《人民日報》發表的《中國養老金不會缺口18.3萬億元》一文和人社部官員的表態,讓許多快到退休年齡的人松了一口氣。醉翁之意不在酒,課題曝光有寓意。退休養老改革必將成為今後經濟改革中的重大戰略課題。除了推遲退休年齡之外,公務員養老與全社會養老並軌問題、老年人資源開發和再就業問題、養老金髮放的彈性設計問題、社保金多元籌措問題,都應當成為國家養老經濟戰略研究課題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郭夏)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