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劉洋成為首位女航太員原因

時間:2012-06-16 09:57  來源:中國網路電視臺

  中國網路電視臺:6月15日下午,天宮一號與神九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舉行兩場重要活動。首先要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對外發佈重要資訊,隨後舉行航太員與中外記者見面會。見面會在航太員到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之後的駐地問天閣裏的一個專門航太員會見廳進行。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將在發佈會上向大家介紹情況。

  武平,女,1957年11月出生於北京,漢族。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1981年12月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畢業後就職于原航太部,曾先後從事運載火箭總體、固體火箭發動機強度分析和試驗等工作,歷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1991年調入原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從事航太規劃計劃管理工作。1993年調入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從事載人航太工程科研管理工作,歷任副處長、處長,科技計劃局副局長、局長等職。現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劉程: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各位網友大家好,神舟九號飛船將於6月16日下午發射,今天我們很高興得請到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女士給大家介紹情況。

  武平: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下午好。

  受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委託,由我向大家介紹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有關情況。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定於6月16日18時37分發射神舟九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男航太員景海鵬、劉旺和女航太員劉洋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今天下午17時30分,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將開始加注推進劑。

  此次任務的主要目的是:發射神舟九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先後進行一次自動和一次航太員手控交會對接。

  首次驗證手控交會對接技術,進一步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全面驗證天宮一號保障航太員工作生活的功能、性能,以及組合體管理技術,首次實現地面向在軌飛行器進行人員和物資的往返運輸與補給;進一步考核飛船、火箭和目標飛行器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工程各系統間的協調性。

  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與神舟八號飛船及遙八火箭技術狀態基本一致,為適應載人需要,並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與可靠性,進行了部分技術狀態更改。神舟九號飛船為滿足航太員手控交會對接需要,將首次啟用配置的手控交會對接設備。

  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點火發射後,飛行約585秒,船箭分離,飛船進入近地點約200千米、遠地點約330千米的初始軌道,按照預定程式,飛船將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

  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自動對接形成組合體後,航太員通過對接通道,進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實驗艙工作和生活。

  組合體飛行中期,將實施航太員手控交會對接,首先,兩飛行器分離,隨後,由航太員自主控制飛船與目標飛行器實現手控交會對接,再次形成組合體。

  完成預定任務後,兩飛行器再次分離,飛船返回著陸場,目標飛行器轉至長期運作軌道。

  組合體飛行期間,3名航太員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科學實驗、技術試驗、鍛鍊和休息。

  目前,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進入到高度為343千米的交會對接軌道,運作穩定、工作正常,滿足交會對接任務要求和航太員進駐條件。

  執行神舟九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太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上面介紹的是關於這次任務的有關情況,下面我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神舟九號飛行任務是我國首次載人航太交會對接任務,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呢?同時,請您介紹一下這次任務本身的特點和難點?謝謝。

  武平:交會對接技術是載人航太的三大基礎技術之一,掌握這項技術是建設空間站的前提條件。自動和手控的交會對接是實現航太器在空間交會對接的兩大主要手段,互補使用可以有效提高交會對接的成功率。

  神舟八號我們成功的突破了自動交會對接,通過這次神舟九號實現手控交會對接後,我們將全面掌握這項技術。

  這對於實現我國載人航太三部走戰略的階段目標具有決定性意義,也將為後續工程發展奠定一定基礎。

分享到:
編輯:黃艷艷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