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廣東廢止民企平均“壽命”僅3.2歲 融資難仍是瓶頸的殺手

時間:2012-05-29 10:50  來源:工人日報

  民營企業新增比例連續三年低於廢止比例

  廣東:廢止民企平均“壽命”僅3.2歲

  融資難依然是制約民企發展的最大瓶頸  

  廣州發展研究院近日發佈的《“十一五”期間廣州市民營經濟發展情況分析及對策建議》顯示,2011年,廣州新增民營企業比例為49.11%,廢止企業比例則高達50 .69%,並且廢止企業不再僅限于新企業,部分老企業也受到波及。

  統計顯示,“十一五”期間,廣東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已經由2007年的48%提升到2011年的50.4%。廣東省社科院副院長溫憲元表示,從2009年開始,廣東民營企業新增比例連續三年低於廢止比例,廢止企業的平均生存年限僅為3.2年,而融資難依然是制約民企發展的最大瓶頸。

  對此,廣州市美美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狄寶權一點都不吃驚:“廣東的很多民企以外貿加工為主,規模普遍不是很大,企業主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銷售渠道、定價權都不掌握在自己手裏,一旦出現風吹草動,很容易倒下。”

  深圳市三佳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先生表示:“天天都聽到有公司倒閉的消息,在深圳有五年以上歷史的公司就算不錯的了。”

  除此之外,溫憲元指出,民營企業中,60.5%的企業面臨不平等競爭和人才缺乏的問題,50%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問題,而在所有問題中,融資難依然是制約民企發展的最大瓶頸。

  狄寶權對此深有感觸:“我之前還註冊過另外兩家公司,但都沒做下去。其中一家的倒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客戶長時間拖欠貨款,我們又沒有其他途徑融資,導致資金鏈斷裂。”

  記者發現,在2月份出臺的《廣東省關於2012年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前兩項措施便是支援融資和減稅的政策。廣東省財政將安排2.5億元的專項資金,支援小微企業融資;而廣東省國稅局、地稅局等部門也將落實為中小企業減稅政策,但實際效果仍有待觀察。(記者何東霞 實習生周素瑩)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