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堅持艱苦奮鬥 創造優異業績——四論學習胡錦濤同志五四重要講話

時間:2012-05-09 08:19  來源:人民日報

  青春是多彩的,而奮鬥是它的底色。

  “憂勞興國、逸豫亡身”,“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胡錦濤總書記在五四重要講話中連用三個警句,勉勵廣大青年堅持艱苦奮鬥,創造優異業績。從不怨天尤人、不貪圖安逸,説到開闢人生和事業的前進道路;從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騖遠,説到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從不畏懼挫折、不徬徨退縮,説到歷練人生、收穫成功——諄諄教導、語重心長,充分表達了黨對當代青年的厚望與期待。

  艱苦奮鬥是黨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戰勝種種困難不斷前進的力量源泉。從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到百廢待興的建設時期,再到撥亂反正的改革開放初期,先輩們篳路藍縷、以苦為樂,以強大的精神力量投身革命、建設和改革,創造出一個個人間奇跡,留下了一部部精神史詩,把民族振興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鐵人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等,都是中華民族的豐碑,它們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優秀文化傳統一脈相承,閃耀著永恒的光芒。

  為什麼要堅持艱苦奮鬥?從國家層面看,我國經濟社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新老矛盾交織,短期困難和長期問題疊加,改革進入攻堅克難的“深水區”,發展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唯有不畏艱難、矢志奮鬥,方能穩中求進、贏得未來。從人生道路講,青年階段是人生的積累期,閱歷有限、經驗不足,唯有艱苦奮鬥,才能不斷開闢人生和事業的前進道路。

  如何堅持艱苦奮鬥?敢於吃苦、勇挑重擔是時代要求。祖國發展的巨大成就為青年成長進步創造了良好條件,祖國建設的艱巨任務為青年大展身手提供了廣闊舞臺。廣大青年要把“良好條件”視為持續奮鬥的機會,把“廣闊舞臺”作為振翅高飛的平臺,拋棄貪圖安逸的念頭和怨天尤人的情緒,在千磨萬擊中歷練人生,在時代潮流中擔當重任。

  從小事做起、從基礎做起是成功秘訣。改革開放初期的大學生曾喊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口號,成為一個時代的勵志強音。如今,拜人民群眾為師、到基層尋找答案,已成為社會共識。不好高騖遠,不沉湎幻想,用埋頭苦幹的行動創造實實在在的業績,就一定能找到人生成功的密碼。

  困難無處不在,挫折難以避免。對待困難與挫折的態度,最能彰顯一個人的境界與修養。為了一項事業,付出畢生精力,是許多科學家的共性;“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成功藝術家的真實寫照。當代青年只有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才能收穫豐碩的成果。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這緊要的幾步,來不得半點浮躁與馬虎。只有心中有祖國,眼裏有人民,肩上有重擔,自覺繼承和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當代青年才能在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展示勃勃的英姿,才能為我們偉大的時代留下絢麗的畫卷。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