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堅持遠大理想 擔負時代使命

時間:2012-05-08 17:41  來源: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5月4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中國共青團成立90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的講話思想深刻,內涵豐富,語重心長,深刻揭示了黨與青年、國家民族與青年的關係,進一步指明瞭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成長道路和共青團的基本職能、目標任務,特別向廣大青年提出要堅持遠大理想,堅持刻苦學習,堅持艱苦奮鬥,堅持開拓創新,堅持高尚品行的五點希望。這是當代青年按照黨的要求健康成長的行動指南,是推動新時期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的綱領性文獻。從5月7日起,中國青年網推出“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五四講話”系列報道。

  “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五四講話”系列報道之一

堅持遠大理想 擔負時代使命

——胡錦濤總書記五四講話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張棟在打工子弟小學支教 (張棟供圖)

北京市青年政治學院09級學生王蘊濤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資料圖)

  5月4日,紀念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成立9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對當代青年提出了五點殷切希望,其中第一點就是希望廣大青年堅持遠大理想。胡總書記的重托,發人深省,催人奮進。

  做有志有為青年

  胡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廣大青年中引起強烈的共鳴。張棟是2011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候選人之一,作為一名90後,他十分熱衷於公益事業,先後參加了北京紅十字會癌症救助網、河北大名孤殘院、打工子弟小學支教等多項志願者活動。張棟説,在廣播上認真收聽了胡總書記講話後,感到心潮澎湃。張棟認為,當代青年不缺乏理想,普遍缺乏的是堅持。太隨便、無所謂的生活態度讓一些青年變得失去鬥志。胡總書記説,理想是指引人生的燈塔。人在青年時期應以理想為指引,擺正心態,堅持做正確、有益的事,同時,再小的事情也要認真對待,對自己進行歷練,為實現抱負進行積累。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2009級學生王蘊濤正在緊張地準備著大學生村官考試。她表示,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中希望廣大青年“深入了解國情,自覺到基層一線去,到艱苦環境中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己感到備受鼓舞。王蘊濤説,自己是從農村出來的,更應該回到基層回報黨和國家的培養,同時象胡錦濤總書記指示的那樣,“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

  首都萬名“孝星”之一的任遠已經大學畢業一年,目前正在創業。在創業期間,任遠面臨了資金不足等諸多困難,但他從沒有氣餒過。他説,革命前輩頑強拼搏換來我們今日的優越條件,祖國的發展為我們青年一代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正如胡總書記所説,我們應該把個人的理想和社會的需求相結合,把個人和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相聯繫,借此不斷檢視自己的方向。只要大方向是對的,那麼創業好似萬里長征一樣,應該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為實現理想要敢於拼搏、敢於堅持!

  青年的選擇就是國家的未來

  廣大專家學者和青年工作者們高度重視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做了一輩子的青年工作者,在紀念共青團成立90週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聽到胡總書記對當代青年一代的寄語,我很受感染。”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傑英説,“青年的選擇就是國家的未來,一個國家的宏偉藍圖需要一代代青年去書寫。當代青年如何選擇、選擇什麼就顯得尤為重要!胡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指明瞭方向。”郗傑英錶示,人需要理想和信仰,它能為人們帶來無窮無盡的精神動力。這“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尤其是在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進程以後,正處於一個社會矛盾集中爆發期。不少負面新聞充斥著人們的眼球,對一些涉世尚淺的青年人産生消極影響。”青年人應當堅持自己的遠大理想,志存高遠,理性、客觀、全面地看待社會發展,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

  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楊海濱向記者表示,總書記提出的五點希望實實在在,引人深省。作為一名共青團工作者,將深入落實講話精神,積極引導青年人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實踐是青年成長成才的必經之路。‘憂勞興國、逸豫亡身’,作為一名共青團幹部,要切實發揮團組織優勢,發揚共青團生力軍和突擊隊的光榮傳統,讓當代青年成長為不怕苦、不怕累、不怨天尤人、不貪圖享樂,把自身命運同國家發展緊密聯繫的一代人。”

  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李俊偉認為:“青年人確立理想和奮鬥目標,從成功學上講就是青年時期有目標、有追求,一生會充實而不虛度。從人和社會的關係講,遠大理想,指的是青年要肩負國家和社會的使命,心繫民族和國家命運,做一位大寫的人。正因為有這樣一批有責任、有擔當的大好青年,國家和社會才有希望。”理想是目標和動力,為一個人的發展確定方向。哲人説過,理想就是人在茫茫海洋中前行的燈塔,依靠它的指引而達到目標。在現實社會中,青年人不做蕓蕓眾生,而是要做社會的弄潮兒。

  “青年既要有獨立的人格,同時要肩負社會道義。既要在融入社會中體現自我價值,同時要在展現自己的能力中奉獻社會。青年人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對民族有真切的情感,對國家有舍我其誰的擔當,對改變民族國家現狀有深刻的憂患,把滿腔熱血和真才實學奉獻在輝煌的促進國家和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把大好青春揮灑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主義偉大建設的征程中,把朝氣銳氣體現在促進偉大祖國蒸蒸日上的發展中。”李俊偉教授説。

分享到: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