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菲律賓一意孤行給黃岩島改名

時間:2012-05-07 08:35  來源:新華網

  不顧史實擅改島嶼名稱

  【菲律賓《馬尼拉公報》網站5月3日報道】題:馬拉卡南宮傾向於“帕納塔格”

  就叫它“帕納塔格礁”吧!

  馬拉卡南宮(即菲律賓總統府 本網注)3日終於宣佈,傾向於把三描禮示附近的有爭議區域稱作帕納塔格礁(即我黃岩島本網注),從而結束了一場自上月與中國發生領土糾紛以來的起名遊戲。

  總統發言人陳顯達解釋説,為簡潔起見,將繼續使用帕納塔格礁這個名稱。菲律賓政府堅稱這處淺灘屬於菲律賓領土。

  菲律賓政府此前使用的其他名稱有斯卡伯勒礁和馬辛洛克礁。中國也稱對這處淺灘擁有主權,並稱之為黃岩島。

  陳顯達在新聞發佈會上説:“毫無疑問,我們使帕納塔格礁的緊張狀況緩和了。順便説一句,我們願意使用帕納塔格礁這個名稱。”

  在隨後被問及用這個名稱是否是為了維護對這處淺灘的主權時,陳顯達書面回答説:“用帕納塔格礁是為了簡潔。”

  自菲律賓地方政府上月試圖在該區域逮捕中國漁民以來,菲律賓和中國就陷入了對這處淺灘主權的糾紛之中。

  總統副發言人阿比蓋爾瓦爾特上週末説,政府和媒體曾使用斯卡伯勒礁這個在地圖上使用的為人所熟悉的名稱,但外交部最近用馬辛洛克礁這個法定和正式的名稱。

  不過瓦爾特説,她喜歡用帕納塔格礁這個名稱,因為這個名稱在最近幾週變得更加親近。

  【香港《東方日報》5月6日報道】菲律賓在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南海問題上再“出招”,突然宣佈已將兩國船艇對峙所在地黃岩島改名為 “帕納塔格礁”。菲國軍方將領更聲言,除非中方向菲方開火,否則菲國船隻不會駛離黃岩島。對於菲國咄咄逼人的舉措,中國官媒民調顯示,有八成中國民眾支援中國在南海動武。

  中方尚未對菲方這一動作作出回應。國防部長梁光烈已赴美國進行為期一週的正式訪問,為九年來中國國防部長首次訪美。外界相信,南海主權爭議及中菲黃岩島對峙事件亦會是會談焦點之一。

  【《菲律賓明星報》網站5月5日報道】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昨天説,有充足證據表明中國漁船正在帕納塔格礁進行非法捕撈活動。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指揮官埃德蒙陳呼籲帕納塔格礁附近的菲律賓漁民去帕納塔格礁潟湖捕魚,以幫助強化菲律賓對該地區的主權要求。

  妄求國際社會插手爭端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6日報道】中國外交部就黃岩島事件多次闡明立場時表示,該事件是菲方侵犯中國主權、襲擾中國漁船漁民所引起的。中方希望菲方與中方共同努力,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目前局勢,而不是不斷發表言論或者採取小動作使事態擴大化、複雜化、國際化。在南海問題上,中方致力於同有關當事國通過直接談判解決有關爭議。

  美國對此事件保持中立,希望南海爭端可以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呼籲各方保持克制。

  【彭博新聞社網站5月5日報道】兩位美國官員説,由於菲律賓與中國在南中國海捕魚權和採礦權問題上頻繁出現爭議,美國將幫助菲律賓提高其國防能力。

  菲律賓外交部長阿爾韋特德爾羅薩裏奧和國防部長博爾泰雷加斯明本週前往美國,與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和防長利昂帕內塔舉行了首次所謂的“2+2”會談。

  據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説,美國正在幫助菲律賓制訂長期的軍事現代化計劃,這就需要國防部提供海岸巡邏艇和海上雷達,並協助菲律賓從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那裏購置設備。

  【《菲律賓每日詢問者報》網站5月6日報道】外交部長德爾羅薩裏奧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強調了和平解決國家間爭議的重要性。

  4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會談的德爾羅薩裏奧和潘基文還討論了菲律賓的一些倡議,尤其是推動將調解作為解決衝突的手段。

  德爾羅薩裏奧對潘基文説:“我們相信應強調和平解決爭議的手段的重要性。”

  德爾羅薩裏奧説,考慮到菲律賓與中國目前在帕納塔格礁問題上的僵局,這些倡議對菲律賓格外重要。

  他説,菲律賓正在聯合國牽頭開展紀念 1982年關於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馬尼拉宣言》通過30週年的活動,希望促成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呼籲各國“推動並真誠遵循”這一歷史性宣言的決議。

  德爾羅薩裏奧強調,菲律賓政府致力於在《聯合國憲章》、《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國際法的基礎上和平解決與中國的帕納塔格礁領土爭議。

  他説:“我們相信眼下的事件對所有的國家都有著重大利益,因為這個具有經濟和政治戰略性的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與它們都有著利害關係。”

  應理性選擇與中國談判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6日社論】題:馬尼拉在黃岩島問題上的唯一選擇是與中國談判

  南中國海可以説是世界上最具政治敏感性的水域,有6個政府都在爭奪其部分或全部主權。越來越多的漁船、巡邏船、油氣勘探船和戰艦正在它的礁石和島嶼當中穿行。這裡出現流血或更嚴重衝突的可能性非常高。任何國家要強行爭搶主權都是危險的。因此菲律賓當局在黃岩島問題上選擇一意孤行而不是與中國進行雙邊談判是有勇無謀的做法。兩國都聲稱對島嶼以及周圍水域擁有主權中國是基於歷史原因,而菲律賓則説這個環礁在其專屬經濟區內。4月10日,當中國的漁船在這一區域碰上菲律賓戰艦的時候,接下來發生的是挑畔,而不是磋商。漁民請求中國政府幫助,於是兩艘非軍用巡邏船出現了。直到外交部出面,馬尼拉方面才把戰艦換成了非軍用船。然而僵持局面仍在繼續,雙方的船隻都在宣示主權。

  菲律賓政府表示要把爭議提交到國際法庭,還試圖尋求美國幫助來改善防衛,這都是前所未有的舉動。此前菲律賓剛剛與美國在4月 25日根據防務協議進行了年度聯合軍演。這種以前沒有展示過的自信可以反映出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親美而非親華的態度,或者説美國去年宣佈的將亞洲作為外交政策重點的轉變。不管由於什麼原因,中國和菲律賓的關係都降至新低。

  由於以前的殖民歷史,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的關係一向密切。但雙方的軍事協議並未提到在領土爭議上菲律賓是否能夠依靠美國。在南中國海問題上,美國已表示不會傾向哪一方。在中國迅速增加國防支出的同時,美國也加強了在該地區的海軍活動。

  介入事不關己的主權問題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菲律賓海軍的狀況令人憐憫,即使利用新戰艦和巡邏艇來加強裝備也無法解決爭議。強硬的主權主張也只會使中國方面的立場更加強硬,同時還會激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

  中國已同意與東盟共同解決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的主權爭議,多方都在爭奪南沙群島的主權。這與只涉及中國和菲律賓的黃岩島問題不同。對菲律賓來説,眼下唯一明智的選擇就是平靜地回到與中國的談判中來。

  【《臺灣蘋果日報》5月6日文章】題:菲律賓擁有黃岩島大有疑問(作者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陳鴻瑜)

  對於黃岩島或南沙群島,無論菲國再提出何種的法理主張,都無法超越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籤署的《巴黎條約》的領土範圍。《巴黎條約》是公認的國際條約,長期以來已在南海地區落實和遵守。菲國若以“有效管轄”為藉口侵佔黃岩島或南沙群島,將使其自身陷於侵佔他國領土的地位。

  (未經允許,其他媒體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文)

  作者: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陳鴻瑜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