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人民日報社長:本報在薄熙來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

時間:2012-04-27 08:02  來源:東方網

  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

  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作主旨演講《人民日報的歷史擔當與創新追求》

  張研農

  今天來,就是想向大家介紹一些人民日報的情況,人民日報的變化和對未來的想法。希望同學們走近人民日報、認識人民日報、了解人民日報。下面向大家介紹三個方面:

  一、人民日報的歷史擔當:

  見證歷史發展,推動時代進步。

  我們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是在寬鬆、多元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網路恐怕是你們的生存方式,你們不太看報,看報恐怕也不看人民日報。因為你們對人民日報可能有一種印象,就是它很刻板。幾年前,我們報社一個年輕編輯在網路論壇發帖徵集報道線索,結果卻被很多網友跟帖嘲笑、挖苦,讓他“很受傷”。當然,沒能讓年輕讀者了解人民日報,這是我們的失職。然而,如果這種習慣性的不屑,是因為不看、不了解,是否也是一種人云亦云的跟風心態呢?我覺得作為未來中國的棟樑和精英分子,同學們不能不知道人民日報到底是一張怎樣的報紙,辦人民日報的,又是怎樣的一群人。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近期發生在我們金臺園中的幾件事。從這幾件事中,大家也許可以初步了解一下人民日報。

  近期最受關注的新聞,莫過於薄熙來事件了。在這一事件的宣傳報道中,人民日報,尤其是人民日報的評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翻開4月11日各地的報紙,不管是黨報還是都市報,幾乎都在頭版轉發了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正確決定》。接下來的兩篇評論員文章《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良好局面》、《自覺遵守黨紀國法》,也同樣影響巨大。

  這三篇評論,是我們評論部主任帶著兩個“80後”年輕人,在兩天之內拿出的。三篇評論員文章之外,我們還在頭版的言論欄目“今日談”中,連續刊發了8篇相關評論。如果説播發消息只是資訊通報,那麼這些評論,就是確定基調的。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統一全黨全國思想認識、安定民心穩定大局的作用。這些報道和文章,既及時公開事態,又適時發表觀點,顯示了強大的輿論引導能力,具有很高的政治價值、新聞價值和現實針對性,應該能寫進政治史、新聞史。人民日報在這一事件中發揮的作用,很好地證明了,人民日報仍然是我國主流輿論的首席代表。

  要介紹的第二件事,是一個好消息。明天(27日),在浦東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人民日報社旗下的人民網將要鳴鑼上市。人民網總裁廖玒講得好,也幹得好,人民網這些年確實發展迅速,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報網融合”趨勢之下,人民日報的公信力、權威性和大眾化借助網路平臺凝聚成可觀的“文化價值”,這才會有資本市場的青睞。在得到網民的認同之後,又得到股民的認可,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瞭人民日報沒有自娛自樂、孤芳自賞,更不是無人喝彩、陷入邊緣。

  最近的人民日報一次外事活動,令人想到一位國外政要評價人民日報的一句話:“你可以喜歡它,可以不喜歡它,可以贊成它,可以不贊成它,但你必須重視它,研究它。”人民日報是中國的第一大報,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影響力考量確定的世界十大報紙之一。在很多駐華使館,人民日報訂閱量很高。有的國外新聞機構駐華記者,要雇專人給他讀人民日報。國外的許多政府部門、研究機構都以人民日報為觀察和研究中國問題的文本和參照。可以説,在全球化的時代,人民日報是世界“打量”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

  二、人民日報的創新追求:

  從單一到複合,從宣傳到傳播。

  最近,報社國際部一位年輕編輯寫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分析了我們一篇國際評論的網路反響。她發現,在環球網的全文轉載下,77%的讀者支援這篇文章的觀點;而微博一個知名賬戶以140字將該文編輯轉載,打亂了説理邏輯,沒有納入關鍵語句,網友的反應就截然不同,55.4%的持否定態度,跟帖半數是發泄不滿,甚至有很多不理性、不文明的言論。這位年輕編輯提出,不能把微博這個陣地拱手他讓,要主動出擊,建立本報官方微博,推介優質作品。這份報告我讓印成編委成員閱件,並開編委會專門進行討論,會議決定在進行準備基礎上推出人民日報官方微博。

  一次社內編輯記者培訓,有一場討論同樣對我們觸動很大。也是一位年輕編輯説,人民日報現在的發行量是280多萬份,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多,但是相對而言仍較少。他舉出了我們的“對手”:“微博女王”姚晨,粉絲1955萬,這意味著,她每一次發言的受眾,即便不算微博“轉發”後的間接傳播,也比人民日報發行量多出近7倍。

  的確,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輿論生態,既要應對傳統媒體的挑戰,也要迎接新興媒體的挑戰;既要參與國內輿論格局的變革,又要參加國際資訊傳播的競爭。對人民日報而言,我們工作的著力點,是要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建立現代傳播體系。

  與構建傳播新格局相對應的,是傳播觀念的變革和創新。

  聽過年輕人的調侃:看半天微博,要看七天新聞聯播才能治愈。這個調侃説明,中國目前確實存在著兩個輿論場,如果我們只關注一個而忽略另一個,對中國國情的認識都會有失偏頗。2008年,我們人民網輿情監測室組建時,就提出打通體制內和民間“兩個輿論場”,而打通這兩個輿論場,傳播觀念的變革和創新,首當其衝。在這方面,人民日報近年來抓思想、抓深度的探索,最有代表性。

  抓思想的突破口,是評論。去年7月,人民日報以“本報評論部”署名,推出一組“關注社會心態”系列評論。包括《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等,今年又推出“深化改革認識論系列”,引來強烈反響。尋找“最大的公約數”、形成社會共識,贏得社會理解、共鳴,已成為人民日報評論引領主流輿論、疏導公眾情緒的主要方式。

  上個世紀50年代,毛澤東曾批評人民日報不是一流而是二流報紙,因為它不談理論不談思想。我們感到如果不在為黨立言上有強音,不出思想,不出觀念,不出見解,就很難贏得人民日報作為黨的言論機關的核心競爭力。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逐步形成了這樣的評論發展格局。這是我們評論發展的路線圖:1980年辦的今日談;1989年辦的人民論壇;2005年辦了人民時評;2010年辦了觀點版。還有一直以來有著比較強的影響力的任仲平文章、人民日報社論、本報評論員文章、何振華文章等等,還有國際評論、文藝評論等各部門各版面的評論專欄。

  以“尋找最大公約數”為宗旨的“任仲平文章”。李長春同志到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曾風趣地説,要見見“任仲平同志”,向“任仲平同志”問好,其實,任仲平是“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諧音,每一篇任仲平文章,都是集體創作的結晶。

  在抓深度方面,近年來人民日報也有不少名牌欄目、代表作品。

  幾天前,美國尼爾森發佈了一份亞太各國網民的用戶習慣報告,稱在整個亞太地區,只有中國網民發表負面評論的意願超過了正面評論,約有62%的中國網民表示,他們更願意分享負面評論。而全球網民的這一比例則為41%。因此,有專家稱,中國不少網民患上了所謂的“壞消息綜合徵”。

  我們感到,為弱勢群眾張目,為社會良知吶喊,值得鼓勵,但是,“偏好負面新聞”未必能有效促進問題的解決,真相有時也會在“壞消息效應”中迷失,“習慣性的質疑”可能會傷害推動社會前行的正面力量。這種社會情緒下更需要主流媒體的作為和擔當。

  由此,2011年1月,人民日報推出了一個“求證”欄目,以嚴謹翔實的記者調查,聚焦新聞事件,對一些不實傳聞給予澄清。比如最近的《哪些國家提供了免費醫療》,關於這個報道當時人民日報發揮駐外記者的作用,從而澄清“全世界只有20多個國家沒有實行免費醫療”的傳言;再比如《“月薪萬元繳稅6600元”説法不準確》,則在個稅調整關鍵時期,為百姓算了細賬,指出傳言中的常識性錯誤。

  在碎閱讀的時代,要給出更完整的資訊;在淺閱讀的時代,要給出更深刻的思想——這是人民日報這些年來新聞探索的心得。我們的理論部有“六個為什麼”、有“任理軒”文章,專業部門有以農業現代化道路為代表的大型綜述和各類民生的政策評述,欄目有“人民觀察”,在座的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主任曹煥榮是這個欄目的“總設計師”,帶有探索性質的。還有“熱點解讀”“政策解讀”等一系列深度報道專欄。有影響的深度報道這些年也越來越多,僅是同學們比較關心的教育、就業等話題,就有《五問中國教育》,《誰在逃離北上廣》、《逃回北上廣》等。

  同時,輿論監督報道也是人民日報的亮色。這是近年來人民日報的一系列輿論監督報道,有《不該發生的事故為何發生》,從技術和管理的角度追問“723”事故;《雲南體育比賽為何亂象頻出》獨家披露體育比賽背後的利益驅動,直接促成了當地的專項整改……《人民日報》從來就不是“幸福報”、“讚歌報”,人民日報老社長范長江對報社同仁説過這樣的話:“人民日報應當是目光四射、機動靈敏的思想鬥爭工具。對於任何錯誤傾向不加批評,就沒有盡到人民日報的責任。”在這一點上,人民日報的同志沒有失職。

  人民日報在傳播理念和方式上的追求,也可以表述為兩句話“在風雲激蕩中引領思想,在眾聲喧嘩中回應民意”。

  三、寄語與希望:

  發現我們的價值取向與文化品格。

  今天來跟大家交流的最後一部分,想與同學們探討一下:在我們的時代,作為一個青年知識分子,需要具備什麼樣的人格素養和職業素質?在今天辦一份主流報紙,需要保持什麼樣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品格?講三點心得,與同學們共勉。

  1.面對眾聲喧嘩,打造恒定的價值觀。社會轉型期,也是體制轉型和現代化發展帶來的各種矛盾凸顯期。在網際網路上做個“憤青”相對容易,“憤青”的存在恐怕在現在也有一定的社會合理性,年輕人需要保持對社會不公正不合理現象的痛感和批評能力,但13億中國人屬於同一個命運共同體,需要我們的新生代同時成為一種建設性的力量,與黨和政府一道,與全體公民一道,來改革和完善我們的體制機制,以腳踏實地的理想、持久穩定的價值,來推動國家民族的進步。

  2.面對急功近利,磨煉沉穩的職業觀。現代社會,需要寬廣的知識結構,複合型的從業技能,職業化和專業化是職場立於不敗之地的堅強基石。面對急劇變化的輿論場,新聞工作者同樣如此,需要堅強的黨性人民性,也需要才氣靈氣。在人民日報的歷史上,有很多名記者、名編輯、老報人。有的解放前參加革命的老記者,即使做領導了,還喜歡常年在基層奔波,以實踐為課堂,拜人民為老師,視新聞為天職,這樣的職業觀,值得我們學習。

  3.面對浮躁偏激,塑造大氣的世界觀。在網際網路時代,主流媒體若想位居主流,就得做網際網路紛亂資訊的過濾器,做網路偏激情緒的緩釋劑,做國民心態的壓艙石。這是主流媒體應盡的責任,應有的氣度。我們追蹤網路帖文,但不能做網路帖文的印刷版;我們關注網民意見,但同時要為網民提供專業判斷。辦報和做人做事一樣,都需一份社會責任、社會關懷,都要有一種大家氣象、大家風範。

  (本文是人民日報社社長張研農在復旦大學的演講,根據人民網文字實錄整理而成,有刪節)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