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不能公開招“低”

時間:2012-04-24 10:07  來源:人民網

  最近,一則“低分門”事件將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再次推上風口浪尖:在海南三亞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內科醫師崗位的招聘中,入圍面試的最低分數只有4.55分,最高分40.4分。是不是“蘿蔔招聘”?有沒有“貓膩”?一時間,議論紛紛。而相關負責人給出的解釋是,此次考試嚴格按照招考實施方案進行,不存在暗箱操作,主要原因是報考人數少,考生分數普遍偏低。

  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幾年前,河南省公務員考試也有人18分進入面試,相關部門給出的解釋也差不多:“崗位沒人報”、“沒設最低分數線”、“按排名順序進入面試”……或許內情並沒有眾人猜測的那麼複雜,因為畢竟是公開招聘,而且招錄的崗位也確實偏“冷”。但是不是“冷門”就意味著可以降低標準,只要經過考試程式就算數呢?

  我們知道,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其重要內容之一就是要建立起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近年來,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級黨委、政府和組織人事部門在事業單位招聘中大都能堅持“凡進必考、擇優錄用、公開透明”的原則——這種方向無疑是正確的,三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此次事件中落實公開招聘、敢於回應質疑,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但公開只是第一步,改革的最終目標在於廣開賢路、聚集人才,促進事業的健康發展。所以,要公開招人,但不能止步於此。顯然此次相關部門只考慮到“招人”,忽略了“引才”,只注意到程式正義,而忽視了科學合理。這樣一來,本該是選賢任能的“選擇題”,最後變成了“矮子裏面拔將軍”的“填空題”,這顯然偏離了擇優錄用的“公招”初衷。或許,此次身陷輿論漩渦的相關部門對招聘的“純潔度”問心無愧,但是否也應該深入反思“引才”的態度呢?

  過去,人們常常批評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的權力挖坑、自種“蘿蔔”;今天,人們也不願看到招聘中的“低分狀元”屢屢出現。在招聘這件事情上,既然已經做到了公開,就不能是“考完就算”,如何吸引人報考、如何考得更科學、如何選得更合理等等,都需要組織方慎之又慎地考慮。其實,在這方面可做的探索空間很大,比如根據業務需求設置細分的專業考試、在尊重應聘者意願的情況下進行一些調劑、適當提高艱苦崗位的待遇,或者一些“冷門”的崗位乾脆不招聘,通過輪崗來解決問題,等等。

  窺一斑而見全豹。也許,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還會出現諸多類似“尷尬”,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來自輿論場中的善意質疑其實已經給予相關部門進一步改善的契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只要堅持改革的方向,在前進中不斷完善,相信不時曝光的種種“門”會越來越少。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焦源源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