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中方參演裝備巡禮

時間:2012-04-23 08:44  來源:新華網

  4月22日,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瓦良格”號導彈巡洋艦官兵參觀中國海軍“瀋陽”號導彈驅逐艦。當日,“海上聯合—2012”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在青島正式展開,參加聯合軍演的中俄兩國海軍官兵進行軍事友好交流,相互參觀軍艦,增進彼此的了解和友誼。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從“水下殺手”到“海上利劍”,來自海軍各大艦隊的主力艦艇、飛機,聚集在青島各軍港,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記者22日走進中俄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的中方參演部隊,與這些裝備零距離接觸。

  改裝後的“哈爾濱”艦氣勢不凡

  這次聯合軍演,是“哈爾濱”號導彈驅逐艦資訊化改裝後的首次公開亮相。

  “哈爾濱”艦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代導彈驅逐艦,上世紀90年代服役後,參加過百餘項重大任務。如今的它與當年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

  ——新型指揮控制系統。能夠快速處理來自岸、海、空、天等多維空間的數據資訊。據此,海上編隊指揮員能夠洞悉海戰場態勢,依據資訊準確決策,確保編隊能攻善防。

  ——新型武備系統。加裝了速射炮、多枚遠端反艦導彈,更新了主炮系統,使艦艇防空反導能力、精確打擊海上目標能力、火力支援岸上部隊能力都得到了極大增強。

  記者發現,這些改裝使它悄然具備了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的各項特徵。

  “水下殺手”與“海上利劍”各有特色

  此次軍演,潛艇扮演“藍軍”角色,在離“哈爾濱”艦不遠的碼頭,參演潛艇如浮出水面的巨鯨,略顯神秘。

  潛艇是名副其實的“水下殺手”,記者眼前是一艘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二代常規動力潛艇,2003年下水,2004年服役。與前輩相比,它裝備了甚低頻通信系統、數據鏈系統、指揮自動化系統以及智慧魚雷和精確制導導彈,潛艇的靜音性、水下自持力和水下突防能力明顯增強。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