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官員回應“死不起” 稱有便宜墓市民看不起

時間:2012-04-04 10:02  來源:京華時報

  “活在北京,葬在河北”成為近日談論熱點。北京市殯葬協會副會長姜曉剛昨天回應,北京有便宜的墓地,但市民“不領情”,挑大小、挑風水。他認為,我國應當出臺《殯葬法》規範殯葬行為,同時破除殯葬舊習。

  “零百千萬”不被接受

  “現在很多人説北京死不起,不可能”,針對連日來“墓地貴”“葬河北”的報道,北京市殯葬協會副會長姜曉剛昨天表示,北京“豪華的死不起,經濟的沒問題”。

  近年來,市民政部門開展“零百千萬”工程,即“零消費骨灰海撒、百元骨灰盒、千元殯儀服務、萬元骨灰安置”,可不被市民接受。

  “有骨灰墻不上,免費撒海不去,一定要求多少平米,北京土地那麼金貴,怎麼可能?”姜曉剛説,“北京一年死8萬人,政府如果保障每人的墓地都至少1平方米,不出幾年,北京就成墳場了,這肯定不行。”

  據介紹,殯葬空間已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將在農村建設150個公益性公墓,為本村農民服務,另在長青園建城市公益性公墓,安葬花費僅2000多元。

  然而,長青園骨灰林基地的公益性骨灰墻目前大部分還空著。受傳統觀念影響,市民排斥“立體”墓,喜歡“又平又大”,寧可遠赴河北購置。

  “墓地存在只是權宜之計,殯葬一定要改革,但觀念的轉變,可能要好幾代人。”姜曉剛説。

  “小産權”墓屢禁不止

  “小産權”墓的違規熱銷引發諸多問題。在北京,其量不在少數,尤以昌平為“重災區”,因皇陵所在,被認為風水寶地。

  姜曉剛提到,所謂“小産權墓”主要有兩種,一是農村不對外經營的公益性公墓,經區縣民政部門行政批准,旨在為本鄉村服務;二是“什麼都不是,找塊地自己蓋”,沒有任何行政許可就進行公墓的建設和銷售。

  “這是違法行為”,姜曉剛説,這個問題早在1989年已發現,當時市裏曾組織聯合工作組調研、整治、查處,但多年來未減反增。

  為何屢禁不止?他認為,一因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對此雖有處罰條款,但沒細則,未説明處罰手段。另一方面,民政部門、地方政府等監管不力。

  針對門頭溝、昌平等地一些非法墓地,也曾拆除、搬遷,但直接取締難,因“中國人對遷墳很忌諱,即使經濟上不罰款,情感上也受傷害”。且這些墓地多是農民、商人等聯手而建,完全以營利為目的,一旦成氣候,再處理很棘手,行政罰款難起作用。

  勸百姓莫圖便宜受騙

  姜曉剛介紹,目前北京市僅有33家合法經營性墓地,除此之外對居民銷售的,都是違法的。

  他提醒市民,買墓前需問清,是否屬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的正式經營性公墓,並要求對方出示證件,也可撥打96156熱線、登錄市民政局網站查詢。

  “千萬別上當受騙,圖便宜去買,後果只能自負”,姜曉剛説,非法公墓一旦遇到國家搞行政規劃、建設、開路建房等需搬遷,將不予賠償,因購墓契約本就非法,狀告無門,不受保護。

  他還提到,像八寶山、萬安、福田等公墓,舊墓地所佔比例高,存在過期墓地未續租的現象,甚至欠錢10年,因缺乏法律規定,都不敢動,這也導致北京墓地緊張。

  “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居然沒有一部殯葬法”,姜曉剛説,協會多年來呼籲國家殯葬立法,但法規遲遲沒出來,法律不完善,也為殯葬規範帶來不利。

  ■提醒

  午後高速路迎返程高峰

  昨天的祭掃高峰時間來得比前天早,而今天祭掃人流量預計將達到最高峰,交管部門提醒市民儘量錯峰祭掃,選擇公共交通前往。另外,今天是小長假最後一天,午後各條高速路將迎來返程高峰。

  昨天的假日交通特點非常明顯,京藏高速從早8點開始出現車流集中情況,京承高速從9點起出京方向交通壓力開始逐步增加,上午隊尾排到四環入口附近,交管部門提醒今天前往昌平、回龍觀地區的車輛遇堵車可從北五環的箭亭橋區,經過京新高速(G7)、北清路到達京藏高速辛莊橋區。除了高速路外,昨天全天西北部地區的香山地區周邊香山路臥佛寺路口、北五環香山出口車流量較大,主要由於前往香山公園、北京植物園車多影響。

  今天假期進入最後一天,午後開始各條高速路將迎來返程高峰,其中京藏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承高速都會迎來返京高峰,交管部門提醒市民儘量錯峰出行,避開擁堵時段。記者商西 錢衛華 鄧杭 周鑫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