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亞洲各經濟體應更好把握“亞洲機會”

時間:2012-04-04 08:36  來源:人民網

  3日,博鰲亞洲論壇進入第二天。在關於“世界經濟展望2012: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的討論中,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作了專題發言。他説,當前全球經濟出現回暖跡象,但是對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的擔憂仍然不少。亞洲各經濟體應當抓住機遇,主動調整和變革,更好地把握“亞洲機會”。

  曾培炎説,亞洲傳統的過度依賴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使一些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受到拖累。亞洲各經濟體應重新調整發展戰略和思路,更多地激發國內需求和區域內部需求,更多地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推動經濟發展。亞洲國家應非常珍視和尊重國際社會以往努力的成果,充分利用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現有機制,循序漸進地解決區域經濟合作中的問題,不輕易另起爐灶。從緊迫性和可行性來看,建立自由貿易區(FTA)應當是目前區域經濟合作的主要形式。在合作領域上,可以從以單一貨物貿易為主,向服務貿易、投資、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全面拓展。亞洲各經濟體應當採取更多實質性的開放措施,為區域內資源、技術、資金和勞動力的合理流動和有效結合創造條件。當然,亞洲也是一個差異性較大的地區,各國家和地區應當最大限度地減少政治和歷史因素的束縛和羈絆,拋棄偏見,擱置爭議,共同發展。

  曾培炎認為,亞洲國家應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合理反映亞洲共同利益。他指出,亞洲國家應當積極推動在二十國集團框架下建立全球大宗能源資源市場治理機制。在改革金融貨幣體系、加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等方面,亞洲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多共同訴求,可以通過有關機制反映,協調立場和行動。

  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福田康夫出席討論會。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