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倫敦奧運地鐵改由體育明星命名 劉翔林丹等入圍

時間:2012-03-30 09:07  來源:四川線上

  資料圖:劉翔。

  今年夏天,去倫敦看奧運會的遊客如果要從倫敦市中心搭乘地鐵前往倫敦碗體育場,他們需要通過“卡爾劉易斯站”(美國田徑名將),當然在此之前可能要先換乘“費德勒站”和“納達爾站”(均為網球名將),最後抵達“菲爾普斯站”(美國游泳奧運冠軍)……

  倫敦地鐵歷史悠久,早在1856年,倫敦便已開始鋪建當時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1863年1月10日正式投入運營。149年過後,如今的倫敦地鐵已經有著多達13條線路,總長度超過400公里,站點361個,每天客流量340多萬人次,可以這樣説,倫敦就是一座“建在地鐵上的城市”。

  別奇怪,倫敦交通局昨天剛剛公佈了他們的奧運傳奇地鐵圖,為了方便體育迷們在奧運期間搭乘倫敦城四通八達的地鐵網,一些體育明星的名字將成為倫敦地鐵全部361個站的站名,其中還包括劉翔、鄧亞萍、林丹等13位中國奧運冠軍!

  361個地鐵站“星光熠熠”

  7月27日,英國首都將迎來奧運盛會,各項準備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作為倫敦的標誌,地鐵當然得與時俱進地注入奧運元素,於是倫敦鐵路局乾脆一次性把所有361個地鐵站名全面更換成體育明星的名字,但具體的更名時間尚未公佈。

  牛津廣場站被澳大利亞游泳傳奇人物“伊恩索普站”取代,倫敦中心區廣場現在則換成了帆船名將本艾恩斯利和阿根廷球星梅西的名字。北京奧運會游泳8金得主菲爾普斯的名字,榮耀地取代了倫敦奧運主賽場所在的地鐵站站名,而這站此前被稱為斯特拉特福,與“菲爾普斯站”相鄰的則是“卡修斯克萊站”,即拳王阿裏的原名。此外,北京奧運會網球男單冠軍納達爾、體操名將科馬內奇、五次環法冠軍米格爾迪雷恩、1992年美國籃球夢之隊球員邁克爾喬丹以及拉裏伯德的名字也在其中。

  中國運動員方面,兩代乒乓女皇鄧亞萍和張怡寧、飛人劉翔,跳水皇后伏明霞,以及王皓、張寧、林丹、楊威、劉春紅、陳艷青、王軍霞、陳中、王義夫等13位奧運冠軍都被地鐵站引用做站名。值得一提的是,“劉翔站”就在“梅西站”的下方。

  13組運動員 排名有講究

  你可別以為這張奧運傳奇地鐵圖是雜亂無章的,實際上所有站點的安排都是別具匠心的。根據英國《衛報》的介紹,從西到東的地鐵線路以及倫敦中心城區,大部分站點名為田徑明星的名字、中央線上的大多站點以游泳選手為名、足球明星則佔據地圖左邊的一根線,一共13條地鐵線,就用了13組運動員來取代原先的站名。

  一位倫敦交通局的發言人稱,“地圖不但對奧運金牌得主表達了敬意,也對其他一些雖未獲得金牌,但其能力得到認可的運動員表達了敬意。”非獎牌得主成為地鐵站名的有佐拉巴德和瑪麗德克爾,兩人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3000米決賽中相撞。

  反對者不少 並非永久命名

  倫敦地鐵的這個創意雖説十分貼合奧運,其宣傳推廣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但客觀而言,對於那些不怎麼關注體育並已在倫敦生活多年的人們來説,地鐵站名稱變更或許會給其出行造成不便。事實上在倫敦地鐵通過這項方案之前,關於是否應該重新命名地鐵站名稱的討論就很激烈,反對者不在少數。

  這個概念的設計師亞歷克斯特裏克特和大衛布魯克斯聯合發表聲明稱,“這個決議的出爐經過了激烈討論和多次更改,一些人在最後關頭才改變主意,但我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結果。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時候,361名著名運動員成了這裡的地標。”最終,該方案還是得以通過。

  另外,倫敦地鐵站改名並非永久性的,待奧運會結束以後,諸如卡迪利馬戲團、貝克街、騎士橋等一些著名站點都會改回原先的名稱。成都商報記者 胡敏娟 編譯

  13條地鐵線各對應一組運動員

  貝克盧線———足球明星線

  中央線———游泳明星線

  環線———田徑明星線(田賽)

  城區線———田徑明星線(田賽)

  哈默史密斯和城市線———全能運動明星線

  慶典線———自行車明星線

  大都會線———田徑明星線(徑賽)

  北部線———籃球和網球明星線

  皮卡迪利大街線———划艇和賽艇明星線

  維多利亞線———體操明星線

  滑鐵盧和城市線———鐵人三項明星線

  DLR線———

  拳擊、摔跤、柔道和跆拳道明星線

  倫敦地面線———其他運動明星線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