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30余位醫衛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力挺“活熊取膽”

時間:2012-03-13 10:33  來源:中國網

  記者昨日從多位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委員處獲悉,30余位醫衛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份“正確對待‘養熊取膽’,保護中醫藥資源的合理利用”的提案,支援養熊業可持續發展。

  委員稱“熊膽不可替代”

  此前由於歸真堂上市,引發社會討論,一些動物保護組織提出了取締養熊業的要求。

  上述支援養熊業提案的聯名簽署人之一、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曹洪欣稱,麝香、牛黃、熊膽、羚羊角等動物類中藥往往是治大病、急病的,而草本類中藥入藥通常是治療慢性病和其他病的。因此國家大力組織開展藥用動物養殖以及替代品的開發,以從根本上解決動物藥藥源不足的難題。

  “主流中醫界的觀點都認為,目前,熊膽不可替代。”全國政協委員、望京醫院骨科主任溫建民説,關於黑熊患有炎症甚至癌症的説法不可信,因為國家有嚴格的制藥産業準入,如果熊膽有炎症,製成熊膽粉不合格,膽汁自然就淘汰掉了。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副所長楊金生則稱,熊膽不可貿然取締,一旦中藥成分更改,需按新藥審批重新再來,至少需要3-5年。

  該提案建議有關主管部門“在調研基礎上全面掌握養熊行業真實情況”,以及“根據國家相關法規,明確支援、保障野生動物保護馴養、繁殖、開發利用方面有關活動。”

  行業外委員多建議取消

  記者了解到,提出上述提案的代表以醫藥衛生界業內人士居多,而在今年“兩會”期間,提出反對“活熊取膽”的代表委員多為行業外人士。曹洪欣對記者表示,“據我所知,醫衛界政協委員中沒有反對熊膽的。”

  今年兩會,政協委員作家馮驥才、畫家韓美林聯合提出了“關於建議國家立法取締‘活熊取膽’”的提案,政協委員、《讀書》雜誌執行主編也已連續兩年提出“關於禁止活熊取膽”的提案。人大代表、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提出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議案,其中指出“應淘汰活熊取膽”。這份議案提出,應儘快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部分條款,禁止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營利性開發利用,禁止虐待野生動物及其子二代。

  敬一丹日前在兩會上告訴記者,“社會發展已經到了特定時期,人應當主動協調與自然的關係。”(記者劉夏)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