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人大代表申紀蘭:農民靠糧食增收還很難

時間:2012-03-12 11:07  來源:西安晚報

  昨天是三八婦女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小丫跑兩會”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申紀蘭是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農民代表,年過八旬,今年是第46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曾13次被毛主席和周總理接見,鄧小平曾和她親切握手,江澤民稱她“鳳毛麟角”,胡錦濤特地去她家看望她。在今年的兩會上,她帶來的議案依然關注農村發展問題。

  82歲的申紀蘭是來自山西農村的一位農民代表,在當選人大代表的這57年裏,她所提出的議案涉及改善農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申紀蘭説:“現在農民最關心修路問題,再一個最關心的就是奔向小康,富起來。”在今年的提案中申紀蘭表示,要搞綠色,要搞紅色旅遊,使農村能真正奔上小康。

  黑色的大衣、齊耳的短髮、洪亮的聲音,年過八旬的申紀蘭精神頭非常好,從1954年當選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50多年的履職路,老人也見證了農村經濟的巨大變化。她告訴記者,現在老家村村都通了水泥路,這讓老一輩人不敢想的事兒一樁樁都辦成了。就在採訪快要結束時,申紀蘭老人也對現在農民種糧表示出了擔憂。她説現在國家為了鼓勵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每畝地都有不少的補貼,但是糧價增速趕不上成本,即便是收成好,算一算種糧的明細賬,農民靠種糧增收還是很難。

  申紀蘭説:“今年生活水準有了很大提高,以前我們收入不到4000塊錢,現在可以到5000多。企業比過去好了,生活也比過去好。特別是咱們農村有了好政策,合作醫療取得了很大成績。農民工外出打工,一年最少要收入1萬多,有的收入能達到2萬多。不僅男同志外出打工,女同志也出去打工,所以一家有一個或兩個打工的,這經濟就上來了。”

  申紀蘭説:“我是一個農民,我很關心農村,也關心土地建設。國民經濟一體化裏,糧食還是很重要,我們有13億人,都能吃飽、穿好,如果不靠種地,有錢也買不到糧食了,生活就不好了。農業基礎設施是國民經濟一體化一個重要的部分,一定要用科學技術把農業管好。”

  連續九年,中央“一號文件”都關注三農,可見農村、農業和農民的問題的確牽動國家神經。在今年的一號文件中,科技興農將作為今後的工作重點,其核心還是想方設法增加農民收入。同樣,三農問題也成為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