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江蘇法院炮轟影視劇:拜金主義、包二奶誘發離婚

時間:2012-03-12 09:48  來源:中國江蘇網

  前日,江蘇揚州儀徵市法院發佈了《關於家事糾紛審理情況的調研報告》,該報告稱離婚糾紛連續3年穩坐家庭糾紛審理的“頭把交椅”,並“炮轟”影視作品中對“拜金主義”、“包二奶”等不良社會風氣的渲染,認為離婚糾紛是由此誘發。

  這份調研報告依據案件的審理材料總結原因,認為影視庸俗化是婚姻的“隱形殺手”。《調查報告》顯示,2009年到2011年,儀徵法院受理的各類家事案件較為平穩,平均每年都在700到800件左右,其中離婚類所佔的比例最大。

  該報告認為,相比常見的引發離婚的原因,生活方式遷移下的情感變化正成為導致離婚的新因素。人在社會交往中的複雜,使得人在處理家庭成員內部關係與外部關係時,都面對很大的壓力以及要求。離婚案以夫妻忠誠義務問題最為突出,以婚外戀、第三者插足、網戀、一夜情等形式錶現最為典型。

  法官結合大量的離婚案例分析説,上述原因深層次上離不開一個根本的“隱形殺手”——低俗的影視作品,正對一些人的婚姻進行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報告認為,電視劇、電影等文藝作品在創作過程中,不關注社會倫理道德的宣傳,轉而對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大事渲染,講娛樂化和庸俗化,對“拜金主義”、“性解放”、“包二奶”、“絕對個人自由”、“無須對家庭成員負責”等與家庭道德風尚相悖的價值觀不予以抵制,反而刻意渲染。該報告説,“一些人因約束力差而極易墮落腐化,也對未成年人的成長産生著負面影響。”並引用案例力斥低俗影視二宗罪。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第一宗罪:渲染“包二奶”

  ——公務員婚外情丟了工作又破財

  王剛是外地人,幾年前考取了儀徵的公務員崗位,與當地女子阿蘭結婚。他就是受低俗影視的影響,婚後有了婚外情,並兩次起訴要和阿蘭離婚。儀徵法院判決不準離婚,但雙方一直未能好合。後王剛因故被單位辭退,擔心王剛沒了工作可能離開儀徵,導致孩子的撫養費沒有著落,阿蘭主動到法院要求離婚。由於雙方婚後未添置共同財産,最終王剛將賬戶中的資金全部轉入阿蘭賬戶。

  第二宗罪:渲染“絕對自由、無須對家庭負責”

  ——婚後無子要“休妻”,兩地分居“搞情況”

  阿英和大偉結婚多年一直沒有生育子女,影視作品中“絕對自由、無須對家庭負責”的渲染深深影響著大偉,他要離婚。2010年經法院調解離婚後,阿英又認為自己為家庭付出了很多,被“拋棄”實在心有不甘,精神瀕臨崩潰,又向儀徵法院提起離婚的損害賠償訴訟。

  小雅和阿豪幾年前結為夫婦,由於阿豪長期在外打工,夫妻感情日漸淡漠。影視作品中很多“異地夫妻”重新就近選擇“另一半”的情景也應驗在了他們身上。小雅在2011年起訴離婚,經過儀徵法院調解,雙方和好,可是不久之後“烽煙”再起,雙方又為了離婚對簿公堂。

  這只是眾多案件中的幾例,法官綜合認為,影視作品更應當積極加強輿論導向的把握,以及宣傳重心的調整,突出家庭為個體以及社會提供的歸宿和保障,引導觀眾對人性的深刻剖析和思考,呼喚人們對建立家庭道德的自覺性。同時呼籲建立家庭道德風尚獎來引導輿論,鼓勵和褒獎典型的和諧家庭。(中國江蘇網 通訊員 彭輝 葛學濤 記者 米格)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