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國際輿論熱議政府工作報告:目標清晰務實 步伐穩健有力

時間:2012-03-08 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迅速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溫家寶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引起國際輿論熱議。國際輿論認為,中國的發展成就令人讚嘆,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中國將繼續全面推進經濟改革的巨大決心。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波爾季科夫説,溫家寶所作政府工作報告反映出中國經濟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任務還十分艱巨,因此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應保持在更加合理的範圍之內。中國降低經濟增長速度,正是為了讓經濟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

  埃及《金字塔報》外事局主任塔裏克認為,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有著指導作用,將促進各地區人民的生活水準進一步提高,這也是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在努力實現的目標。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非常顯著。中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中國推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不僅影響著中國自身的發展,同時影響著世界。

  南非斯坦陵布希大學前孔子學院院長、南非前沿諮詢公司首席執行官馬丁戴維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7.5%,對南非産生了很大影響,約翰內斯堡股市能源股應聲下跌。然而,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增長及其品質。即使下一個10年增長放緩到7.5%,其經濟增長速度還是要高於日本等發達國家。因此,這是中國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後正常和必要的調整和反應。

  南非《商業日報》網站5日報道,溫家寶將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降至7.5%,並宣佈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立足點。報道説,降低經濟增長目標將允許中國在不引起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對物價調控進行改革,讓信貸持續流向國家鼓勵發展的中小企業。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博士顧清揚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看好,但是近年來脆弱性開始顯現,進入了經濟轉型的攻堅期。中國現在需要的不單是將國內生産總值(GDP)的增速降下來,關鍵是要培育以創新為主的相關因素。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陳抗認為,政府職能能否轉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能否轉變,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發展的重要問題。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