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盤點今年春節出行4大變化:春運買票流行@了

時間:2012-01-30 08:38  來源:揚子晚報

  變化1

  喝酒不開車越來越自覺了

  春節全省查獲222起“酒駕”,同比下降700多起

  昨日,記者從省公安廳交巡警總隊獲悉,春節長假期間,我省加大了對超速行駛、酒後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全省交巡警部門投入警力9萬餘人次,查處交通違法行為18萬餘起,其中包括222起酒駕,保障了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平穩,未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

  據介紹,按照公安部統一部署,春節長假裏,我省公安交巡警部門集中開展了兩次酒後駕駛整治行動,全省共設置檢查點590個,檢查駕駛人2.7萬餘人次,查獲酒後駕駛違法行為222起,涉嫌醉酒駕駛5起,全省未發生因酒駕引發的有影響的重大交通事故。

  省公安廳交巡警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春節期間,全省共查處酒駕違法行為955起,光在第一個全國整治酒後駕駛違法行為集中統一行動日中,全省就查處酒駕601起,其中醉酒44起。與去年春節相比,今年我省酒駕違法行為已經明顯減少。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正在成為更多開車人的自覺行為。  蘇交軒 于英傑

  變化2

  坐火車的少了坐飛機的多了

  春節黃金週全省發送旅客1622萬人次

  記者昨日從省春運辦獲悉,2012年1月22日至28日,春節“黃金周”期間,全省共發送旅客1622.03萬人次,同比增長7.26%。其中坐長途大巴的佔了近9成,公路與民航的發運量均有所增長,而鐵路發運量則同比下降了2.21%。省春運辦認為,鐵路發運量的下降與私家車的增多,以及高鐵票價較高都有關係。昨天開始全省已迎來節後返程高峰,正月初六當天全省發送旅客291萬。

  省春運辦昨日通報今年春節七天客流情況,有18萬多旅客坐飛機出行,客流量增長13.23%,這也是近幾年來的趨勢,其中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出港旅客12.87萬人次,增長8.61%;無錫機場2.52萬人次,增長21.0%。而鐵路發運量149萬多人次,僅佔春節黃金週期間全省總客流量的一成不到,同比下降了2.21%,對於這一現象的原因,省春運辦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方面春節黃金周的客流以短途探親流為主,伴隨著江蘇私家車的增多,短途出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自己駕車,另一方面,高鐵、城際列車逐步取代了過去的班次之後,票價不同程度提高了,也是一部分人放棄坐火車選擇別的交通工具的重要原因。隨著正月十五左右外地來蘇務工的民工集中到達以及中長途客流高峰的涌現,鐵路發運量佔比將慢慢提升上來。

  從地域上看,春節七天間,客流出行最多的為南京、蘇州、徐州、南通、鹽城,其中南京市客運量420.82 萬人次,同比增長16.3%;蘇州市客運量204.77 萬人次,增長12.79%。

  省春運辦介紹,春節過後,從年初二開始全省各地的客運量即呈逐日上升的態勢,市縣際和城鄉線路的客流量較大,到年初五、年初六兩天全省日發送旅客已達278萬和291萬人次。雖然春運任務重,但安全形勢較為穩定,全省客運車輛未發生傷亡事故,實現了安全、有序的目標。省春運辦預測,隨著民工外出和學生返校等,今後幾天及元宵節後,全省還將出現明顯的客流高峰。同時,蘇南地區特別是蘇州地區還將出現民工集中到達的客流高峰。      石小磊

  變化3

  今年春運買票也流行@了

  不少“微博控”至少關注了四個鐵路微博

  在南京南站,不少“微博控”今年春運至少關注了四個微博:@上鐵發佈、@鐵路南京站、@鐵路上海站、@上鐵資訊。四位博主每天都在微博上向乘客們實時播報天氣、余票、臨客等各種資訊。“以前有啥事不明白的,也不知道找誰,現在除了撥打12306熱線,還可以@鐵路南京站,很快就有回復。”正在南京南站等車的北京服裝學院學生張向楠告訴記者,很多資訊,都是各鐵路局、各站的微博第一時間發佈的:“這樣我就能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余票資訊,也能第一時間知道開行的臨客,然後搶到票。”       徐媛園

  變化4

  打工者行李越來越“瘦身”了

  單位幫助統一訂票,行李就直接先寄走了

  記者在今年春運發現,不少打工者的行李非常簡單,有的甚至就背個隨身帶的小包。以前不少打工者都是背著被子、鍋什麼的乘火車,現在為什麼不帶了呢?記者問了幾位打工朋友,來南京轉机去深圳的王福貴告訴記者,以前過春節前都要把衣服、被褥帶回家,年後洗乾淨了再帶回來。但這樣挺折騰的。“今年廠裏幫我們統一訂了票,我們也不用帶著被子去車站排隊買票了,就先把被褥什麼的寄回家,然後算好時間再寄回來。”不少工友告訴記者,現在找工作都是朋友介紹好了才過去的,也不用帶著被子邊住邊找。  徐媛園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