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溫家寶在甘肅革命老區看望幹部群眾:隴東春節話民生

時間:2012-01-23 14:43  來源:中國政府網

  隴東春節話民生

  ——溫家寶在甘肅革命老區看望幹部群眾

  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冒著嚴寒來到長慶油田隴東油區,與石油工人共迎新春佳節。這是溫家寶來到長慶油田第二採油廠西峰採油二區看望在一線工作的幹部職工,向大家拜年,並和工人們一起在食堂用餐。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1月21日至22日,新春佳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革命老區甘肅慶陽,深入社區和村莊,看望幹部群眾,致以節日的親切問候。

  地處甘肅東部的慶陽是革命老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也是煤炭和石油資源富集地。21日晚近8時,溫家寶來到慶陽市東湖社區,這裡住著1500多戶人家。夜色中,喜慶的綵燈熠熠閃亮,社區居民紛紛走出家門,涌上前來,熱情迎接總理。溫家寶一路走一路和大家握手,問候新春。

  在社區活動室,溫家寶和居民親切座談。他説,多次到甘肅來,沒有到慶陽來看看,心裏頭總惦念著,今天專門來看望大家,一起聊聊過年的話。居民們打開了話匣子,從下崗再就業到本地特色産業,從生豬養殖到居民收入,從興辦集體經濟到老區基礎設施建設,聊得輕鬆,説得真切,聽得仔細,答得深刻。

  居民計清是家傳的香包生産戶,她給總理戴上兩個寓意吉祥如意的香包。她説,慶陽香包已經成為慶陽民俗文化的代名詞,農村和城裏80%的婦女都會做,空閒時間做的,一個月能掙五六百元甚至一千多,專門做的,最高能掙上萬。溫家寶聽後説,這個産業不僅傳播了文化,而且還帶來了收入。慶陽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不僅有物質文化遺産,還有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們的勤勞加上我們的文化,慶陽一定能夠發展得更快。

  下崗職工馬鳳梅創辦了農民實用技術職業培訓學校,培訓能力已達到1000人。溫家寶讚賞地説,你人下崗了,但是精神沒下崗。你把職業學校辦到田間地頭,把知識送給農民,我很感動。這種學校很難辦,你這樣做,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不下崗。

  離休幹部張金彤告訴總理,西峰區去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830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725元。溫家寶説:“甘肅不少地方雖然溫飽解決了,但是收入還比較低。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使人民的收入逐步增加。”

  居民李有寧説,自己是一個城中村的支部書記,村裏580多口人,每人平均不到三分地。近年來積極發展集體經濟,辦了建材市場、房地産公司等企業,村民的土地流轉入股。201l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8600元。溫家寶聽後説,我很關注這三分地,它依然是農民的財産,財産權在農民手裏,一定要依法保護。要堅持農民自願原則,依法流轉,合理補償。

  ……

分享到: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