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共同富裕能促進發展,共富與發展是良性互動
共同富裕不僅是理想,也是動力;不僅是起點和歸宿,而且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是科學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重慶認識到,追求共同富裕不會耽誤發展,共富與發展是辯證的統一,並不矛盾。
大學畢業後在重慶一家網站做編輯的宮夢媛,租了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房子,月租金1100元,要花掉月收入的1/3。小宮正在申請公租房,租金只有市場價的60%。“等以後攢足了錢,再去買車買房。”
重慶建設4000萬平方米公租房約要投入1000億元,但回報也很豐厚。如果中低收入群眾住房完全靠市場,70多萬戶起碼要花1000多億元,得省吃儉用,幸福指數不高,消費也上不去。建公租房,“房奴”變成被解放的消費者,一戶居民一年可多消費一兩萬元。
這樣划得來的賬還有很多。一年多,重慶發展微型企業近5萬戶,帶動就業40萬人。如果這40萬人失業在家,政府一年每人補助約5000元,一年20億元。現在把這20億元拿出來扶持微型企業,政府不用每年再掏錢,以後還會産生稅收,帶動更多人就業。農民工等轉戶進城,500萬人有了城市社會保障,消費水準如果與同城市居民一樣,每年將拉動數百億元消費。
現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之弦已經繃得很緊了,但消費卻相對滯後。如果一般勞動所得老上不去,社會消費就會不足,那無論是對微觀經濟還是對宏觀經濟,都會産生損害。所以要轉變發展方式,著力點應在提高廣大群眾的消費水準上,拉動內需,培育和擴大市場,以增強經濟發展後勁。這與改善人民群眾生活、實現共富,又是完全一致的。
“共同富裕絕不是要‘劫富濟貧’,更不是走回頭路、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説,重慶將基尼系數目標定在0.35,既有利於分好“蛋糕”,也有利於做大“蛋糕”。
“健康的生産關係能有力地促進生産力的發展。‘發展是硬道理’,這裡講的‘發展’,是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的辯證統一,既是講物質,也是講精神;既是生産力的進步,也是生産關係的科學調整。”重慶更深遠的思慮是,共同富裕不僅是民生、是公平、是理想,也是持續發展的動力;不僅是起點和歸宿,而且貫穿于發展的全過程。只有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發展才有了內在的驅動力和社會的合理性。
重慶這幾年抓民生、促共富,不僅沒影響經濟,發展的質和量還有了很大提升。近3年經濟增速連續保持全國前三,初步統計,2011年增長16.5%,增幅躍居全國第一。事實説明,抓共同富裕並不耽誤發展,還促發展,共富與發展是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