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解讀14省黨代會新思路:增加居民收入更重公正共用

時間:2012-01-07 13:35  來源:人民日報

  從2011年10月份遼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開幕,到11月底雲南省第九次黨代會閉幕,兩個月時間,14個省級黨委完成換屆。

  換屆五年一次、一次管五年。“形成一個好的發展思路,選出一個好的領導班子”,始終是換屆的兩件大事。

  幾上幾下,廣納良策。14份省級黨代會報告,14個省區未來5年的施政“宣言書”、“路線圖”。其中不少省區宣示要堅持穩中求進,調結構、轉方式、擴內需、惠民生、促創新,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發展,這些省級黨代會報告,繼往開來中,如何不為傳統路徑所限,按照“問題導向”轉型闖關;砥礪前行中,如何不被地域思維所惑,對接“國家理念”找準路標,打開發展新境界?

  “擴大總量本身沒錯,關鍵在於通過什麼路徑”

  自破定式競好爭先:增長效應變“速度性”為“結構性”

  “十二五”開局之年,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逐漸顯現。

  “穩增長”背景下,是重回依靠資源要素驅動的老路、追求“速度性的增長效應”,還是“咬緊牙關”堅持走轉型升級的新路、謀求“結構性的增長效應”?

  “跳起來摘桃子,實現超常規發展”,成為不少經濟後發地區黨代會報告重彩的一筆。

  雲南省在黨代會報告中首次提出跨越發展。“我們的跨越發展有具體指標,到2016年,生産總值、每人平均生産總值、財政總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雲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鄭維川説。

  不獨雲南。在設定未來5年奮鬥目標時,安徽、新疆、江西、廣西、福建等省區不約而同地提出,GDP要實現“翻番”。一些省區,雖未叫響總量翻番,但同樣保持著追趕型發展的跑姿:河南目標明確,“生産總值突破4萬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遼寧力爭每人平均地區GDP實現“翻番”;資源大省山西,要在奮力趕超中爭先進位,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每年追趕一個百分點”。

  強調發展不足,仍是當前面臨的最大矛盾——跨越、趕超自有其邏輯力量、情感力量。

  “雲南有80多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100多個縣要靠財政轉移支付保運轉,你不跨越發展,拿什麼解決這些現實問題?”鄭維川的話引起許多人共鳴。

  “在一定時期內保持較高投資強度,是經濟起飛的重要條件”,經濟學教科書式的闡揚,早已被沿海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所印證。

  “擴大總量本身沒錯,關鍵在於通過什麼路徑擴大總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説,我國東部和中西部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面臨不同的約束,增長應呈現不同的特徵。中西部地區需要趕超,也有趕超的空間,“但不要再認為發展就是GDP增長。做大經濟總量,既可通過調整結構,也可通過提高技術水準來實現。”

  如何確保增量是優質的增量,是為優化經濟結構贏得空間的增量?面對迥異於沿海發達地區早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如何破解跨越發展、加快轉型的雙重壓力?

  “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在河南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蘇長青看來,這是河南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的一大亮點:“可以説,走好這條路子,是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核心所在、希望所在,也是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價值所在、優勢所在。”

分享到: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