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港媒:內地重要城市集中換將 明星官員脫穎而出

時間:2012-01-06 14: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香港《大公報》6日刊文説,歲末年初,中國一批重要城市集中進行黨政官員調整,包括了廣州、濟南、成都、昆明、無錫、銀川,遍及東南西北,且多數是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或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在地方甚至全國經濟格局中都佔據重要位置。此次履新的這批官員當中,也有不少明星官員,新官員也帶來新思路。

  文章摘編如下:

  歲末年初,中國一批重要城市集中進行黨政官員調整,包括了廣州、濟南、成都、昆明、無錫、銀川,遍及東南西北,且多數是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或區域經濟中心城市,在地方甚至全國經濟格局中都佔據重要位置。

  近期以來,山東省委常委、秘書長王敏調任濟南市委書記;廣州市長萬慶良升任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遺缺由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接任;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田欣調任昆明市委書記;黑龍江省副省長徐廣國調任寧夏黨委常委、銀川市委書記;江蘇省委常委、副省長黃莉新調任無錫市委書記;四川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新初調任成都市委書記。

  大型的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的發展具有強大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當前,中國正處在城市化發展的關鍵時期,逐步提高城市化水準,對於擴大內需、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對於優化城鄉經濟結構、促進國民經濟良性迴圈和社會協調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根據中國社科院日前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2011年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首次超過50%,這標誌著中國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成長階段,城市化成為繼工業化之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因而,重點城市的發展格外引人關注,必將引領新一輪城市化佈局。

  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專門就城鎮化舉行過集體學習。國家主席胡錦濤明確指出,提高城鎮化水準,增強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體實力,可以更好地配置各種資源和生産要素,進一步發揮城市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提高中國經濟發展的水準和整體競爭力。

  與此相對應,中央對重要城市的“一把手”格外看重。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等連續幾次黨代會上,均有大批重要城市負責人進入中央委員會,當選中央候補委員甚至中央委員。在自2011年10月份開始的省級黨委大換屆當中,一批大城市的主政者紛紛獲重用擢拔。如原昆明市委書記仇和、銀川市委書記崔波、合肥市委書記孫金龍、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等,均在換屆中當選為本省(區)的黨委副書記。

  此次履新的這批官員當中,也有不少明星官員。如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曾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最年輕的市長,而新任廣州市長陳建華在主政河源期間,曾是在內地首位採用實名制進行網路問政的地級市市委書記。新官員也帶來新思路,如黃新初主政成都之後,在12月份正式啟動天府新區建設,未來目標是將其打造成為西部內陸擴大開放的重要窗口,形成四川乃至中國西部地區最為強勁、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極。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轄市的區縣黨委換屆也告一段落,最引人關注的“70後”的集體崛起。北京的16區縣黨政正職當中,就出現了三名“70後”。幹部年輕化趨勢進一步凸顯。(馬浩亮)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