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人民日報:中國“擔心在緬甸受排擠”是無稽之談

時間:2012-01-05 08:16  來源:人民日報

   1月4日是緬甸獨立節。64年前的這一天,緬甸擺脫了英國殖民者的統治。為慶祝獨立節,緬甸總統吳登盛2日簽署減刑和大赦令。緬甸官方消息稱,全國有一批犯人從3日起被陸續釋放。

  緬甸政府的這一舉措,是去年以來推進的一系列變革政策的延續。在這些變革政策中,允許昂山素季領導的反對黨參加競選受到特別關注。

  緬甸的變革下一步將怎麼走?西方國家會不會放鬆長期以來實施的制裁?預測緬甸政局走向及其外部環境變化時,各國媒體普遍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人們也注意到,緬甸政府高官多次強調,緬甸邁出變革第一步後,就不大可能再有回頭路了。

  作為緬甸的友好鄰邦,中國高度重視中緬關係,對緬甸局勢的變化保持著應有的關注。中國支援緬甸走符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積極評價緬甸政府推動國內政治和解和改善對外關係方面的努力。

  中國強調,國際社會所要做的是為緬甸提供建設性幫助,為該國推進民族和解,逐步實現民主與發展創造寬鬆環境。多年來的實踐證明,制裁和施壓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人士借緬甸出現的變化渲染中國因素,甚至無端將中國放到這些變化的對立面。

  緬甸的繁榮和穩定,符合緬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促進地區發展和東盟一體化進程。中國希望看到緬甸政局穩定、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對緬甸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加強接觸,中國同樣持歡迎態度。

  在一些西方媒體看來,中國利用西方實施制裁之機加大對緬甸的投資力度,中國擔心緬甸外部環境改善後會受到排擠。這更是無稽之談。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發展同鄰國關係沒必要看西方眼色行事,也不需要什麼特殊的時機。

  中國企業的投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緬甸經濟運作的難度,更給制裁下艱難生活的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中國企業在緬甸從事項目建設時,注重當地老百姓的利益,主動回報社會,及時發放補償款項,不僅為民眾提供了就業機會,還援建了學校和村舍。中國對本國企業合法和正當權益的關注實屬正常。

  緬甸出現的積極變化,增強了對外資的吸引力。目前,不少跨國公司都在躍躍欲試。這或許會對已經進入和將要進入緬甸的中國企業形成競爭壓力。但是,緬甸投資環境的改善同樣有利於中國企業。中國企業有能力在公平合理的條件下同各國企業進行競爭。

  在緬甸問題上,中國的立場是建設性的,也是負責任的,沒有什麼一己之私利。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