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2011年中國洪災死亡人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低

2011年12月31日 08:36:33  來源:中新網
字號:    

  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消息,2011年全國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洪澇災害死亡人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少。

  2011年,全國降雨總體偏少,大江大河水勢平穩,洪澇災害損失總體偏輕、階段性特徵明顯,秋汛洪澇災害損失較常年偏重。汛期全國降雨量較常年同期總體偏少1成,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華北南部、漢江、嘉陵江、黃河涇洛渭等地區先後出現強降雨過程,有7個熱帶氣旋在東南、華南沿海登陸。

  受降雨影響,全國26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50余條河流發生超保證水位洪水,11條河流發生超歷史實測紀錄的洪水,局部地區因強降雨發生嚴重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部分城市暴雨積水內澇嚴重。

  據統計,2011年全國31個省(區、市)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澇災害,洪澇災害直接經濟總損失約1301億元。全國共有1846個縣(市、區)、1.6萬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8942萬人,因災死亡519人,失蹤121人,倒塌房屋69萬間,受淹城市136個。農作物受災7191千公頃,成災3393千公頃,絕收861千公頃,因災減産糧食1133萬噸,經濟作物損失160億元,死亡大牲畜192萬頭。

  2011年的洪澇災情主要有六個特點:一是洪澇災害較常年偏輕,主要災害損失指標比多年均值偏少5~8成;二是局地山洪災害頻發,共造成死亡失蹤534人,約佔今年洪澇災害總死亡失蹤人數的83.4%;三是136個城市進水受淹,北京、武漢、成都、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內澇嚴重;四是颱風災害相對較輕,與2000年以來均值相比,死亡人口偏少9成;五是近年罕見的“兩江一河”嚴重秋汛造成死亡103人,直接經濟損失252億元;六是水利工程損失較重,有3座小二型水庫垮壩,水利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10億元。

  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2011年投入搶險人數562萬人次,搶險舟船2萬多舟次,運輸設備15.7萬班次,機械設備12.7萬班次,防洪減淹耕地1478千公頃,減少城市進水91座,緊急轉移危險區域群眾838萬人,避免人員傷亡1萬多起,避免糧食減收927萬噸,防洪減災效益達506億元,全國重要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洪澇災害死亡人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少。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