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住建部官員:華西村造金牛違背傳統美德

2011年11月20日 13:40:30  來源:新聞晨報
字號:    

  “華西村有錢了,用黃金造了一個金牛,這違背傳統美德。有錢了,可以拿去幫助西部地區的貧困孩子,幫助老百姓。用些黃金堆在那裏,美嗎?”昨天,在首屆人居與資源(昆明)論壇上,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徐宗威作《建築文化在人居環境中的表現》主題演講時,痛批中國的建築文化存在“四遠四近”,建築文化表現令人擔憂、令人痛心。

  建築文化與生活越來越遠

  徐宗威總結的“四遠”,是建築文化與自然越來越遠,與生活越來越遠,與民族越來越遠,與傳統文化越來越遠。

  他説,國外的房子建在叢林中,而中國現在是在房子中間種幾棵樹,遇到山丘就填平,遇到河填河,遇到溝填溝。住在裏面就是窗戶看窗戶,房子看房子,看不到青山綠水。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空氣清新了,一縷陽光照在桌面的感覺,已經變成奢侈了。“中國建築體系是世界三大建築體系之一,有輝煌的歷史和貢獻。 ”徐宗威説,但現在的建築與民族越來越遠。現在建築風格越來越少,即使在農村看到的也是一片片“火柴盒”了。城市裏看到的更是形式呆板的火柴盒、鳥巢、小蠻腰、大褲衩。再這麼下去,與中央對文化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崇尚節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是一種美德,但是今天的建築實踐與崇尚節儉越走越遠。”徐宗威舉例説,現在的建築墻面裝飾從漆灰改瓷磚、瓷磚改玻璃,居住面積越來越大。

  超高建築是為滿足虛榮感

  除了“四遠”外,徐宗威還總結了建築文化的“四近”:即中國建築文化離官場越來越近,離逐利越來越近,離浮華越來越近,離西化越來越近。

  説建築文化離浮華越來越近。徐宗威舉例説,大褲衩為了追求形式,在地基、內部交通系統等很多部分要多花多少錢。各地大體量、超高的建築越來越多,只是為了標新立異,滿足虛榮感。

  徐宗威所説的離西化越來越近,是指對西方建築文化的盲目崇拜。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