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財政部:堅決制止年底突擊花錢

2011年11月15日 09:19:56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針對當前引發社會關注的一系列財政熱點問題,昨天,財政部有關負責人進行了集中解答。

  對於“財政收入增加勢必會擠佔個人收入”的説法,這位負責人表示,實際上財政收入和個人收入並非簡單的此消彼長關係;對於媒體報道的部分單位年底亂花錢現象,這位負責人説,要堅決制止“年底突擊花錢”。

  我國宏觀稅負水準並不高

  宏觀稅負是指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收入規模的重要指標,反映了一個國家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的程度。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與國際比較來看,我國目前的宏觀稅負水準並不高。

  根據國際通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我國政府財政收入,除公共財政收入之外,還應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

  這位負責人介紹,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口徑計算,2010年,我國宏觀稅負為26.4%,2009年為25.3%,而2009年世界各國平均水準為36.4%,其中發達國家平均水準為40.8%,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為32.9%。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從每人平均財力水準來看,我國遠低於世界主要國家的平均水準。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2010年我國每人平均財政收入按照當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166美元,而根據預測,2010年,美、日、德、法等國的每人平均財政收入水準都在14000美元以上。

  熱點1

  此前,財政收入較快增長,引發了一些人的擔心:財政收入增加這麼多,是不是國家收的稅太多了,企業和居民的負擔太重了?

  “稅負痛苦指數”存在缺陷

  熱點2

  2009年,福布斯雜誌發佈了“稅負痛苦指數”榜單,其中中國稅負痛苦指數為159,在公佈的65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列第二。近期,這一話題再次引發熱議。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指出,稅負痛苦指數的統計方法並不科學。

  按照福布斯稅負痛苦指數的統計方法,各稅種都選用最高的邊際稅率來計算痛苦指數。按照此方法,我國個人所得稅痛苦指數為45,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用痛苦指數為49,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痛苦指數為23,增值稅的痛苦指數為17,財産稅的痛苦指數為0,直接加總得出中國內地的稅收痛苦指數為159,僅次於法國的167.9,名列全球第二。

  這位負責人表示,這種稅負痛苦指數在反映稅負高低問題上存在缺陷。一是指數選取的名義稅率不等於實際稅率,實際稅率往往比名義稅率低。二是最高的邊際稅率只適用很小比例的納稅人,不能反映一國居民的總體稅負狀況。三是簡單相加的假設前提是對每個稅種賦予同等的權重,而這一假設與實際情況相差很大。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