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變軌失敗 還有三天搶救時間

2011年11月10日 14:32:23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北京時間昨天淩晨4點16分,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內部,由俄羅斯天頂號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拜科努爾發射場發射升空。之後星箭正常分離,將探測器和上面級組合體送入預定軌道。然而隨後不久,俄羅斯聯邦航太署署長波波夫金宣佈,“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及其所搭載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出現意外,沒有按計劃實現變軌,未能如約奔赴火星,目前仍處於近地軌道。

  據俄羅斯聯邦航太署發佈的消息,將“螢火一號”和“福布斯-土壤”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天頂-2SB”運載火箭。按計劃,火箭發射升空688秒後,“福布斯-土壤”探測器與“天頂-2SB”運載火箭的第二級脫離。安裝在“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上的主發動機將在此後啟動,並通過3次點火將兩個探測器送入飛往火星的軌道。全部飛行過程將歷時300天左右。到達火星後,“螢火一號”將與“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分道揚鑣,開始自主飛行,開展我國首次火星探測。

  俄塔社援引俄羅斯聯邦航太署署長波波夫金的話説,“福布斯-土壤”探測器目前仍然處於近地軌道,其主發動機一直沒有啟動,燃料箱也沒有與探測器脫離。波波夫金説,導致出現意外情況出現的原因顯然在探測器的控制系統。俄航太部門應該還有3天時間對探測器的飛行狀態進行調整。

  據介紹,該探測火星計劃是中俄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螢火一號”由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太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攜帶電漿體探測包、磁強計、掩星接收機、光學成像儀等四種探測儀器。“螢火一號”原計劃2009年10月發射,後因俄方採集火星土壤樣品的取土器需改進,研製計劃推遲,發射隨之推遲至今年。

  目前,我國飛行最遠的航太器是嫦娥二號,今年8月25日進入太陽與地球引力平衡點——拉格朗日L2點。“螢火一號”的飛行距離大約是嫦娥二號的200倍,按計劃將穿越3.5億~4億公里漫漫旅途向火星進發。

[責任編輯:芮益芳]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