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1月1日清晨5時58分07秒,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點火發射,火箭飛行583秒後,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30公里的預定軌道。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北京時間11月1日清晨5時58分07秒,中國“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太發射場點火發射,火箭飛行583秒後,將“神舟八號”飛船成功送入近地點200公里、遠地點330公里的預定軌道。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指揮常萬全隨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宣佈,“神舟八號”飛船發射圓滿成功。根據計劃,“神舟八號”飛船在入軌後兩天內,將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交會對接。
“神舟八號”飛船不載人,其飛行主要任務包括:發射“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中國首次航太器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突破和驗證航太器自動交會對接技術;考核改進後的神舟飛船和“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工程各系統間的協調性;驗證組合體工作模式,並開展空間科學實驗。
“神舟八號”為改進型載人飛船,它全長9米,最大直徑2.8米,起飛品質8082公斤。其軌道艙是航太員生活艙,有效活動空間5立方米,艙外安裝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主動對接機構;返回艙是航太員座艙,配有降落傘和著陸緩衝系統,艙內配置有儀錶板、指令板以及航太員手動控制手柄;推進艙是飛船的動力和能源艙段,安裝有軌控、姿控發動機和太陽能電池帆板。
按照載人要求設計的“神舟八號”飛船上增加配置有圖像記錄設備和力學參數測量設備,能夠記錄下交會對接過程和飛船在飛行過程中的各種力學參數,有助於航太員地面訓練和評價飛船的載人力學環境。通過這次飛行,可以驗證改進後的飛船能否適應載人航太飛行的要求。
發射“神舟八號”的“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在原“長征二號F”火箭基礎上進行多項改進,包括研製新型整流罩,採用新的控制方案和制導技術,改進助推器結構,增加推進劑加注量,並對控制和故障檢測等重要系統的電腦採用冗余設計,發動機也採取消除薄弱環節的措施,從而具有運載能力更高、入軌精度更高、可靠性更高等特點。
“長征二號F”遙八運載火箭全長58.3米,起飛品質497噸,運載能力為8130公斤。此次發射,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49次航太飛行。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