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螢火一號”將負責探測火星空間環境

2011年10月29日 08:33: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獨家採訪:揭秘中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

  圖為螢火一號和火星的模擬圖

  火星,當前國際深空探索中的最熱目的地,即將迎來一位不到120公斤的小個子“遊客”。別看它貌不驚人,卻將為今年已屢創輝煌的中國航太史再添上絢麗的一筆。如果説天宮一號發射成功讓中國人在近地空間駐留更長時間成為可能的話,那麼,它則會把我們的視野帶到更遙遠的深空。

  螢火一號,我國首枚火星探測器,已于日前成功運達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預計將於11月9日淩晨搭乘俄羅斯的“天頂”號運載火箭與“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一起發射升空。

  先遣部隊,開啟火星探測之門

  自中國國家航太局2000年宣佈空間科學成為我國民用航太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來,中國空間探測的步伐就從未停止,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月球探測工程先後開工並取得階段性進展。8月25日,嫦娥二號衛星準確進入太陽與地球引力平衡點——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的拉格朗日L2點的環繞軌道,成為太陽系中飛得最遠的中國來客,但這樣的距離相對於螢火一號的旅程來説也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後者將飛行約3.5億公里,在此過程中邁出中國深空探測的重要一步。

  在我國深空探測的整體設想中,火星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探測對象。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螢火一號工程應用首席科學家吳季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科學家很早以前就有探測火星的願望,並利用國外探測數據做了一些工作。由於第一次探測必須先用軌道器而不是著陸器進行圍繞探測,因此,螢火一號可以被比喻為我國火星探測的先遣部隊。”

  火星探測難道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嗎?還是蘊含更為現實的動因呢?吳季介紹,研究火星就相當於研究地球的歷史和未來。地球雖然在太陽系中極為特殊,成為人類目前唯一的家園,但這種情況絕非一成不變。歷史上,地球就曾出現過像現在的火星一樣、異常寒冷的時期。作為地球的近鄰,火星的地質環境和很多基本參數都和地球接近,面對目前全球變暖的趨勢,我們同樣有理由發問:未來地球會不會變得太熱,以致于海水都蒸發掉,成為第二顆火星?這些問題只有通過比較其他行星的歷史和現狀才能得到答案。

  國際合作,探索火星空間環境

  螢火一號這回是搭了俄羅斯的火衛一探測器“福布斯—土壤”的“順風車”,據吳季介紹,俄羅斯科學院再次實施火星探測計劃後,火箭留有一定的運載余量,於是主動邀請中國參加該計劃並搭載一個微小衛星。對於中國來説,在還沒有建立起真正的深空測控網之前,借用俄羅斯的飛船一同飛往火星並開展聯合探測,可以大大地將我國科學家利用自主的探測數據深入開展對火星研究的時間提前。在此背景下,螢火一號應運而生。

  螢火一號此次肩負的主要使命是對火星的空間環境展開探測。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空間研究所所長列夫澤廖內近日表示,即將升空的俄“福布斯-土壤”和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幫助兩國科學家加深對火星大氣的了解,這將是人類首次利用兩個處於不同位置的航太探測器同時對火星電離層和磁場進行研究。

  吳季透露,自1960年以來,人類已經向火星發射了40多個探測器,其中15次成功進入了火星軌道,8次成功著陸,並釋放了3輛火星巡視車。但是,這些探測計劃的科學目標幾乎都是追蹤水的痕跡、發現生命信號,其軌道也大都是極軌圓軌道。只有俄羅斯的“福波斯2號”曾經對火星的空間環境開展過探測,但只工作了三個月就與地面失去聯繫。因此人類對火星的高層大氣、電離層、磁層環境和太陽風的相互作用等都了解甚少,螢火一號正好填補了此項空白,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地位。

[責任編輯:王新妍]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