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外交部官員:和平發展不是空話 應超越對抗的老路

2011年09月28日 15:27:2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在進入21世紀第二個10年之際,中國政府發表了《中國的和平發展》白皮書,再次向世界鄭重宣告,中國將堅定不移沿著和平發展道路走下去。正如國務委員戴秉國在“中國的和平發展”座談會上所指出,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已經上升為黨、國家和人民的堅定意志,細化為國家內外政策和發展戰略規劃,體現在當代中國發展進程廣泛的社會實踐和對外關係實踐中。面對今年以來大動蕩、大調整、大變革的世界,中國依然方向明確、態度真誠、決心堅定地踐行和平發展理念,孜孜以求地探索一條獨特的大國和平崛起之路。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蔓延、我國外部經濟環境日益惡化的嚴峻挑戰,中國勵精圖治,埋頭苦幹,首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通過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保持了國內社會大局穩定,實現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6%,1—7月進口大幅增長26.9%,為世界經濟克服困難、保持增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心、動力與活力。

  同時,中國沒有滿足於自掃門前雪,更沒有去趁火打劫、落井下石,而是盡己所能向各方伸出援手,共克時艱。我們積極開展對話合作,參與G20框架下的多邊協商,推動各國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和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我們大力開展雙邊務實合作,幫助危機國家拉動經濟增長和就業。年初胡錦濤主席訪美期間,中美簽署價值400億美元的經貿合同,僅此一項即為美國創造了25萬個工作崗位。針對歐債危機持續惡化,中方感同身受,積極施援,在購買一定數量的歐洲國債同時,持續擴大從歐洲進口和對歐投資。今年頭8個月中方自歐盟進口1384.32億美元,增長27.7%。上半年我國對歐非金融類直接投資8.6億美元,同比增長99.2%。上海汽車集團公司、湖南三一重工、浙江吉利等企業分別投資英國、德國、瑞典等取得顯著效益,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就業,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成為歐洲危機陰霾中的突出亮點。

  當西亞北非局勢陷入持續動蕩,有關國家和地區處於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中國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尊重和支援地區國家自主處理內部事務,尊重地區國家人民的願望訴求,並向有關國家及時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為推動局勢緩和作出了不懈努力。在衝突最激烈、局勢最複雜的利比亞,中國始終尊重利比亞人民的意志和選擇,承認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為利執政當局和利人民的代表,支援利各方在“過渡委”的領導下儘快實現局勢穩定並開展經濟重建。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