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探究中國教育不公深層原因:該立未立該廢未廢

2011年08月24日 13:33:47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 不論是很多家長頭疼的“擇校”,還是不同地區考生接受高等教育機會不公平……這些都反映出城鄉、地區和校際之間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不同群體之間接受優質教育機會的不均等

  ● 在應該被消除的機制中,最關鍵的要消除所謂的“擇校”,如果學校之間地位不平等,會直接導致學生受教育權利的不平等

  8月21日,中國農業大學新生開學。當天,該校公佈的一個統計數據引起媒體的注意——從2002年至2010年,該校本科新生中農村戶籍學生的比例一直穩定在30%以上。而今年,這一比例首次跌破30%,只有28.26%。

  就在此前不久,一名有15年教齡的中學老師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學校裏的尖子生大多家庭條件好,直呼:“這個時代寒門再難出貴子!”這一網帖引起關於教育公平問題的新一輪討論——在寒門子弟上學已不成問題的今天,為何考入高等學府的農村孩子反而越來越少?

  這一問題在近日由中宣部理論局編寫的《理論熱點面對面2011——從怎麼看到怎麼辦》一書中也有過討論。該書將“如何實現教育公平”列為群眾關心的8大熱點問題之一,提出當下推動教育公平工作的重點,已由“有學上”演變為“上好學”,要解決不同群體之間接受優質教育機會不均等的問題。

  “有學上”短板在於“民工娃”

  到目前為止,全國城鄉均已實現免費義務教育,適齡兒童“不花錢、有學上”。據統計,2010年全國高中毛入學率達80%;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已佔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總規模的半壁江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逐步建立,2010年資助學生1.8億人,資助經費510億元。

  從政策和制度層面看,“有學上”的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然而在現實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仍時不時地要遭到“無學可上”的驚嚇。

  2011年6月中旬起,北京陸續關停24所打工子弟學校,大興、朝陽、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學校相繼收到關停通知,涉及近1.4萬名學生。8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召開新聞通氣會稱,已經制定和採取了學生分流方案。就打工子弟學校關停後學生安置問題,北京市教委明確表示“保證不讓一個就讀的學生失學”。

  早在2001年,國家就對務工人員子女就學問題提出了“兩為主”政策,即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和以公辦中小學為主,並出臺了一系列舉措,有效緩解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學難問題。“民工娃”在城市中的義務教育原本已不成問題,但此次北京關停打工子弟學校事件,還是帶給了外來務工人員許多焦慮。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