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工資條例再陷難産僵局 我們的工資誰做主?

2011年08月24日 08:17:29  來源:人民網
字號:    

醞釀三年有餘的《工資條例》,已經再次陷入僵局。 漫畫/李宏宇

  日前有媒體報道,醞釀三年有餘的《工資條例》,再次陷入難産僵局。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各部門難以達成一致,《工資條例》出臺時間再次被推後。《工資條例》制定要注意哪些問題?怎樣才能順利出臺?在CPI一路狂奔、工資收入捉襟見肘的大背景下,關於“工資條例”的話題再次引爆輿論。

  工資條例制定不能被部門利益綁架

  據稱,在《工資條例》的草案中,有關最低工資以及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同工同酬”的規定,沒找到令相關部門滿意的解決方案。

  順産工資條例必須走出“身份利益主義”,燕趙都市報刊發王聃評論説,《工資條例》難以出臺的真正原由,不在改革複雜性,也不在密集調研的無效,就像我們無數次所遭遇的公共性難題一樣,《工資條例》真正面對的只是“身份利益主義”下的衝突與眾口難調。這種難以突破是一種“爭議權的怪圈”。當收入不公的危害已經在損害著社會肌體的健康;當公眾不能再經由從期待到失望的落差,我們是時候該直面其中的“身份利益主義”了。

  規定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同工同酬”不應遇到任何阻力,這才符合現代企業的品格,體現現代社會文明。法律學者李克傑在《中國青年報》撰文表示,在現代法治社會中,任何企業在努力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必須履行兩項基本義務,一是守法義務,二是履行社會責任義務。任何時候都不能違背現代法治精神,享有法外特權,以非法的方式實現利潤最大化。相反,企業只有依法經營,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充分尊重勞動者合法權利的基礎上,才能切實調動廣大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提高企業效益。

  對最低工資和工資增長機制提出異議,可能讓一些人反感,但客觀而言,他們提出的理由確有道理。此次工資條例被“卡”,在於不合理的國民收入分配現狀,也“卡”在公共部門讓利於民的誠意與決心中。媒體從業者晏揚在重慶時報的評論則認為,如今大多數中小企業利潤微薄,生存困難,即使建立工資增長機制,也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建立工資增長機制不僅是企業的責任,更是政府的責任,不僅需要企業讓利,更需要政府讓利把漲工資的責任全部推給企業,不僅可能讓企業生存舉步維艱,也于工資政策落實本身無益。在工資改革面前,政府真正應付諸行動的則是通過減稅、降費讓利於企業,然後由企業讓利於職工。

[責任編輯:吳怡]